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太岁官婿 > 第四百一十章 攻守之道!(谢谢豫茉的打赏!)(3/4)

第四百一十章 攻守之道!(谢谢豫茉的打赏!)(3/4)

上一页太岁官婿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准备散开的人群再一次聚拢过来,一个个摩拳擦掌,挥动着手上木棍、锄头。

“对!我们就在这等着那个孙子!”

“有种他辈子都龟缩在贡院里!要是出来了,我一锄头铲了他!”

“敢合计骗我们银两!这事老娘跟他没完!”

听着百姓在外边谩骂,冯青云吓得脸色都青了,龇牙咧嘴的看向唐逸。

唐逸带着笑意来到冯青云面前,上下打量他一番,笑道:“呦!这不是冯公子吗!几日不见,冯公子的衣品明显变得不一样了。”

考生们看了冯青云,忍不住掩嘴轻笑。冯青云气得直颤抖,却对唐逸毫无办法,散着长发蹒跚走进贡院,瘦弱的身躯在瑟瑟秋风中尤显的可怜极了。

唐逸虽然不喜欢痛打落水狗,但这冯青云一而再再而三的招惹他,泥菩萨都有三分火气,他更不是什么善人。

进入号舍坐下,依旧“天字一号”座位,唐逸抬头看了一下,之前监考的他考官今日竟然不在,他也没有多想,而是检查桌上的笔墨纸砚。

待得检查完毕,唐逸闭上眼眸,尽量使心绪平静下来。

这是第三场考试,考得的是策论,记住,策论以论点为写作的中心,内容要分条析理,解纷排难,于立谈之间树声望!

铜鸣声再次敲响,考官开始发放考卷。

唐逸将考卷打开,看到第一道题目时,脸色立马愣住了。

唐逸翻看桌上试卷,不由得愣住了。

第一道题目只有四个字。

攻守之道。

所谓,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此之谓底攻守之道也。

唐逸微微庆幸,原以为第一道题目非常困难,不仅前两场考试出题人似乎都喜欢在题目设置陷阱,但这第三场第一道题目却是出的中规中矩。

唐逸心里想了想,在草稿纸上写到。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攻打必会成功,是因为进攻对方所守不到的地方。防守必定固若金汤,是因为重点防守敌军一定会攻打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敌军不知道该防守哪里;善于防守的,敌人不知道该从哪里进攻。

但是写着写着,唐逸目光落在“攻守”二字,却是脊背冒出一股凉意,如今大乾一片歌舞升平、习于安逸的繁华大景,按理说出题人是不可能出这样的题目的才对。

策论,古时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

唐逸略微琢磨,不由得露出微笑,想来这第一道题目又要很多人栽进去了。

他撤掉稿纸,轻蘸笔墨,重新在文章写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唐逸首先提出朝政管理中不能“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思想;接着叙述大唐知军备的重要与好处,但是后来的帝王听从迂腐儒生的建议,废除军备,出现了潜在的危险,曾导致大唐的暴乱;然后以百姓和王公贵人为例,对比论述应当居安思危,要教民习武,有备无患,批驳了反对军备的谬论;最后指出国家要崇尚武勇,讲习兵法,操练武艺,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威胁;同时要打击骄兵悍将,使社会得到安定。

整篇文章,唐逸主要围绕国家不能苟安不知危,而应结合大乾的内部情况,教民习武,以备战、防敌人入侵的思想,文笔自然流畅,于平常起波澜进行讲述。

理正词严,气势充畅,剖析深细,说理精辟,论证一密。唯一缺点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太岁官婿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