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宁采臣传 > 073 考究学问(2/3)

073 考究学问(2/3)

上一页宁采臣传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打开念道:“第一题,《论语宪问》里的以德报怨是何意。”

他话音刚落,就有人迫不及待叫出声:“我来。”一男子立时走上台来,宁采臣看去,才现原来是许文才那厮。

“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用恩惠去报答怨恨。”许文才得意洋洋看了眼台下的人群,说道。

主持人摇摇头道:“错!”

“哪里错了?”许文才不服道。

“谁知道正确的解释?”主持人却不搭理他,又问台下众才子。

以德报怨通常就是许文才说的那个意思,这下连台下的众才子也糊涂了,难不成还有其他意思?就在他们苦想之际,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起:“《论语宪问》,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圣人的意思并非像刚才那位兄台所说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用恩惠去报答怨恨,而是要以直报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个长得俊美的人走上台上,正是万松书院颜子玉。

“正解。”主持人点头。许文才见是颜子玉,哼了一声,灰溜溜走下台去。颜子玉在有人将他名字记下后也走下台去,宁采臣才现他坐的地方与自己相隔不远。

宁采臣问了下身边的孔雪笠道:“孔兄,这颜子玉前几轮成绩如何?”

“跟你一样,全是甲等。”孔雪笠答道。

宁采臣汗了一把,这小子挺牛的啊,本公子汇集了前五百年后五百年的学识才拿了三个甲等而已。

“《孟子》:“戒之!戒之!出乎乐者,反乎尔者也。”主持人又开始主题。

这句话虽然简单,却来自于一个故事,有很多人都不知其故,台下一片安静,宁采臣就站起来走上台道:“邹与鲁拱。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对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这句话曾子意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

楼外楼的四楼,正对着高台,此时楼上几人正看着高台上的娓娓而谈的宁采臣。

“元少,这就是你们万松书院的连取三个甲等的宁采臣?”何平先面无表情问道。

“正是,何大人。”元少先生答道。

“恩,听说还有个颜子玉也是三个甲等吧?”何平先又道。

“是的,何大人。”云少先生不知何平先何意,还是答道。

“你们万松书院不错啊,出了两个人才,不知二人是否愿意科举,若是不愿意出仕,那就太可惜了。”何平先道。

“他们应该愿意为朝廷效力的,何大人。”元少先生暗抹了把冷汗,道。

“恩,那就好。范士同,你们东林书院今年有几个才子参加?成绩如何?”何平先又问一旁的范士同。

范士同笑了一声,道:“我们东林书院有五人参加,成绩还好。”他现在可没了昨天的自信了,东林五才子,只有两人获得两个甲等,其余三人却只有一个甲等。

“崇文书院呢?王圣礼?”

“这,何大人,我们书院只有三人参加,成绩嘛,可是比不上韩兄的万松,他原本寄予厚望的许文才竟然才拿一个甲等,其余都是乙等,实在令他大失所望,看韩元少更是不顺眼。

“哦?那你们下一届可是要加油了。”何平先说了一句,眼光若有若无扫了正走下台的宁采臣一眼。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宁采臣传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