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没了依托,就贴着窖壁一下子擦下去。方圆急中生智一把将他揽到怀里……
“我还是怕!”王金山心翼翼坐在窖口上,将腿垂了下去试探,“你不要碰我啊!让我上去!”方圆那容她在反悔,情急之中一双大手掌稳稳地托住了他的腿肚子。
王金山感觉上去是不可能的了,就顺着她的双臂缓缓地下降,等,降到了一个软软温温女人的肩膀。接着,那肩膀又缓缓地下降,再降……这种下降让他感到惊慌,这种妙不可言的感觉牢牢记忆在他的脑海里。
起初,他认为那窖子黑洞洞的,深不可测,她的眼睛深深藏着的爱情就像这窖子里的一点火光,虽然微弱,一旦点亮就照遍整个黑洞。他像风中的树叶一样打起了哆嗦,然而他还是鬼使神差一般地跟她进了窖子,尽管是一个平窖。
为了今的红薯推广和社会办学的筹集,他已经顾不得她的心怎么想。她的手心甘情愿地被他攥在手里。他想这窖子里一定有鬼,是鬼把他俩彻底迷住了,他要毁了,毁在一个女孩的手里,他的心和身都无法抗拒。
王金山站稳了,从她的怀里出来,这才发现她领他下来的地方,不是地狱而是堂。之后,她还让他明白了一个理儿:堂不一定在上,入堂也不一定要腾云驾雾。
然而,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可怕的黑影也悄然来到了菜园里,在伺机寻找刚才还在一起的一对男女怎么一会儿不见踪影,连话的声音没了!
方圆打亮了手电筒,让他发现了地窖里的人间堂。王金山跟着她弯腰进了右侧的储藏洞,听她:
“红薯原先是我们大槐镇人一年到头最重要的食物。剪根秧子插在土里,遇水扎根;以后再翻几次秧,防止它因到处扎根影响产量。如果不走了秧子,产量几乎是麦的七八倍。大家还能吃饱,而且还少生病。大运动那几年,忙着大炼钢铁、毁林造田,开河修水库,把红薯丢下了,都烂在地里了。农村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槐树,农民重新种植红薯,第一年获得大丰收,第二年有了化肥,反而减产了;第三年化肥用的越多,红薯沟里能藏人,可红薯绝产了。以后再没有谁再种这红薯。村民又吃起救济粮来。没想到,你去年一种就上百亩,四五万斤的收成。要是全烂了,能不心痛啊!”
“你看——方圆!”王金山惊呼起来,将掰开的一个红薯给她看。
“快上去!”方圆催他。
他们照来时的路返回,王金山先上了窖,抓住方圆的手把她拽上来。
汉向明下马过来。“昨晚的井窖一定错了!”方圆领着王金山来到一个井窖查看:
王金山借着手电筒的光往里一看:这里不但红薯鲜红,而且萝卜、白菜棵棵新鲜,大葱用土将根埋着,一丛一丛的竖着。井窖里极温暖湿润,保存了大量的水汽,时而听到水滴落下的声音……
王金山爬出井窖,把情况向方圆了。高兴的方圆也顾不得汉向明在身边扑倒王金山的怀里,流下幸福的热泪。
王金山松开了她,告诉汉向明:“教育附加费你不用征收了,我来解决。你们负责通知农校的学员参加培训。”王金山将方圆丢给汉向明,纵身跃上马背,向夫子庙飞奔而去。
太阳挂沂马山东南的时候,夫子庙聚集了上千人,里面有王金山、白玉洁、南飞鸿邀请来的和慕名而来的支持教育的老板、领导,有大槐镇农校的全体学员。
白云鹤跑过来:“神母堂和夫子庙也容不下上千人啊!”
王金山立即召开三人紧急会议,王金山当场拍案决定,会议在大槐树下进行。
凭着人多,不足十分钟的光景一切准备就绪。会议由分管农业、教育的汉向阳主持,蒙飞虎做重要讲话,然后由汉向明做薯种推广的典型发言。之后,汉向明陪着蒙飞虎等一些领导离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