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上任以来,是心有惶惶,今日更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还请陈兄不吝赐教!”
“愿闻其详。”
“郭某现在有为难之处,不知如何是好』则汉昌府此刻形势复杂,不知从何着手;二则不知汉昌全府今后前途何在;三则,郭某想拜请先生出山,共图伟业。”郭平开门见山,直接出了此行的目的。
陈亦笑道:“郭大人眼中的各项难题,在陈某眼中不过尔尔』不过陈某今天想要问一句,郭大人为官何为?”
郭平吃不准他这问此问题的本意何在:“陈兄何有此一问?”
“若是大人想过个安稳日子,做一任平安知府,那只需在府内端坐即可,所谓上不究,下不问,过了现在这个阶段,以后倒也不会烦心到哪里去;若是想造富方,留个好口碑,陈某倒也可以出点微薄之力,相助大人几个锦囊便可,也无需过多烦扰;不过过大人若是有青云之志,想要千古留名,封侯拜相,那就另谈了!”
陈亦这一番话出来,郭平心里不由是叹了一声:所谓人不可貌相,想不到这普通的草堂也是藏龙卧虎≯前的这位普通书生,竟是胸怀天下,志在屠龙之辈。
郭平想到此处,正色回道:“郭某本出寒门,有赖圣恩眷顾,自入官以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当今天下积弊重重,郭平早有奋发之志,若有机会,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陈兄切勿怀疑郭某的本心。”
“如此,甚好,甚好!”
陈亦听他此言,也是赞了几声,起身后便是向着墙角的箱子走去←打开大木箱之后,从里面取出了两幅画卷,依次挂在了堂前。
郭平待他挂完第一幅之后,细细观看,发现这乃是以本省汉昌为中心的一幅地图。
陈亦指着这幅画卷,侃侃而谈:“大人现在所头疼的一些事情,在下看来,不过是举手之劳。但若是要在汉昌真正干出一番事业,才是需要从长计议的。荆楚省处于我大齐的中心位置,境内沃野千里,民风淳朴,千百年来便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从地理形势来看,北接陕甘,且有秦岭守卫,南连湘湖,西通巴蜀,东下江南≠这汉昌府,条件更是优越,处于荆楚平原正中,府内水流纵横、道路交错,且出府后东北而行,可直到上都城,地势也较为平坦,步行不过十余日◆是在战时,真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现在太平年间,则更是发展通商、货通全国的一块绝佳宝地¨乎这些年来,历任知府或是陷于朝廷党争,或是只知闷头捞财,白白浪费。大人若有志向青史留名,那陈某早就替大人规划好了』可利用荆楚及湘湖的平原之利,以汉昌为中心,将周边发展成为大齐朝的粮仓;二可利用汉昌绝佳的周转交通条件,鼓励通商,成为全国商贾的集中来往之地;三则,当今西北及北部边境时时都有可能爆发战事,汉昌可在如今军粮中转地的基础上,进一步而成为兵工重地,将兵器、甲胄、战车、养马、军服等各类产业发展起来$此,何愁我汉昌几十万百姓不富?何愁我汉昌不富?何愁我荆楚不富?何愁天下不平?”
郭平一听,兴奋不已,连连拍着大腿道:“若真能如陈兄所言施行,且不日后能不能封侯拜相。但就此生而言,郭某定然无憾了!”
陈亦没有完,他将此画卷收起后,又展开了另外一幅画卷道:“且不忙欢喜,大人若为官能造富方,自然功德无量。但此生为大丈夫,又岂可局限于一城之地,做些陋室扫尘之举?此图乃是陈某从各类典籍中钻研收集十余年,又遍访当今曾经略边境各要地的退休官员,还曾孤身游历北方一一核实,才得以绘出‰看,此部分乃是被逆贼占据的西北宁夏五州三十城地形要素图,此处乃是北胡地形要素图〖中且不城池、山川、河流等,就连何处有那多少人口,何处有水源,何处有经脉,何处又适合养马放牧,全绘于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