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孩道,“这条路我不知走了多少遍了!强盗倒是见过,他们大都是从城里逃走的首陀罗,农忙时也替我们这些山里人家做活,我们村就有这样的人呢。你放心好了,他们不抢本地人的。”
“阿弥陀佛,原来如此。”
话间天已渐黑,两人穿过一片密林,便看到一大片开阔地,这里是一处村庄,一座座可爱的红泥房子,房顶铺着大茅草,墙壁上刷着石灰,地上堆着牛粪,远处的庄稼地里稻谷飘香,花果繁茂,一群群野驴奔跑在草甸上……
孩蹦跳着跑向其中一座红泥房子,房子外面有几个女孩子正在往牛粪里面掺入碎麦秸,用手拍圆了贴在墙上,这东西晒干后就是很好用的料。看到那男孩子过去,其中一个朝屋里喊了一声什么,一个披着破旧沙丽背着婴儿的中年女子便从屋内走了出来。
男孩走上前,将手中那一袋银币交给中年女子,又转身指着玄奘,咭咭呱呱地了好一通话。虽然他的本地方言玄奘一句也听不懂,但从那孩子的语气和手势上,也可猜想到,他定是在向母亲介绍自己。
玄奘上前合掌问讯,那女子自是欢喜异常,赶紧侧身施礼,将玄奘让到家中,又命那几个女孩准备斋供,款待远来的法师。
没过多久,这房屋的男主人回来了,男孩引他与玄奘相见,此时斋供已准备好,主人便请玄奘共同用斋。
席上,玄奘趁机问起山间强盗和佛影之事,主人道:“强盗都是本地的首陀罗,他们胆子很,不敢得罪神灵的,对沙门一向是只抢不杀。如果他们知道法师远道而来拜谒佛迹,就更加不会为难你了。法师要去的佛影窟离此不远,今晚就先在我家里住下,明日再去吧。”
“多谢檀越。”
于是玄奘便在这孩子家中住了下来,一宿无话。
第二天一早起来,玄奘做完早课,便牵了马,同那孩子一起上路。
这孩子显然对此间各处都极为熟悉,只见他手拿一根树枝在前面带路,一面走,一面随口道来,历历如数家珍。
前面出现了一条河,河水晃晃悠悠、不紧不慢地流着,一些陈旧的叶子一沉一浮地被运走……
孩子突然指着河边的一块石头对玄奘道:“这块盘石,是当年佛陀在此浆洗袈裟的地方。你看,这石头上,还有佛陀留下的脚印呢。”
怎么这里也有佛足印?玄奘困惑地走上前,却见那上面依稀有脚印的痕迹,但不甚清楚。
“你怎知这是佛陀的足印?”他问。
“村里的老人都这么!”那孩子回答得理直气壮。
接着,他又抬手指着岩壁上的一些山洞道:“那些洞穴,都是佛陀的徒弟们入定的所在。”
看到这些真假难辨的圣迹,玄奘感叹不已。
两人就这样一边着话,一边往东南方向走。
转过一个山头,那孩子突然停下了脚步,指着远处的山谷道:“影子石窟就在前面那个山谷里,你一路走过去就能看到了,我要回家了。”
“那山谷里只有一个石窟吗?”玄奘决定还是问清楚一些,“我如何得知哪个是佛影窟?”
“那里就一个山洞,”男孩道,“你一过去就能看到,洞口在东边,门朝西开,门口还有一个大水瀑,很容易找的。对了,你到了山洞里,先直走五十步,碰到东面的石壁后停下来,再往后退十来步,往正东看,便可看见佛的影子了。”
“菩萨看到过吗?”玄奘问道。
“看到过一回,”孩道,“这影子很奇怪,有的人能看见,有的人看不见,得看运气好坏。”
恐怕,这也是各人的缘法吧。玄奘心里想着,合掌道:“多谢菩萨了。菩萨回去时,还请多加心。”
“你也多加心,”孩到这里,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