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便反驳起来,驳得有理有据,条绪贯然。
佛陀蜜多罗毕竟上了年纪,他对频阇诃婆娑的破论根本就没有听明白,更不要驳回了,辩论很快就告负了。
频阇诃婆娑以胜利者的宽容对佛陀蜜多罗∶“你我同属婆罗门种姓,不应迫使对方自杀。这样吧,你就抽自己几鞭,能显示我的胜利也就行了。”
佛陀蜜多罗无奈,只好同意对方的要求,鞭笞了自己一顿。佛教因此受到了奇耻大辱。频阇诃婆娑还请得国王同意,将《数论》刻于石上,立在当处,以示自己的胜利。
却世亲终于返回阿输阇国,听到此事,心中忿忿不已。他派人四处寻找频阇诃婆娑,想要与他重新辩论。不想频阇诃婆娑却已经去世了,世亲气愤之余,写成《七十真实论》一,专门破斥《数论》,致使《数论》体系冰消瓦解,没有一句能够成立。频阇诃婆娑的弟子们忧苦万分,不久之后便树倒猢狲散。
世亲至此算是替老师雪了前耻,受到人们的赞誉。正勤日王因而赏其金钱三万,世亲用来建成了三座寺院,一座是比丘尼寺,一座是“一切有部”寺,一座是大乘寺。
这则佛教与数论派辩论的故事,之所以给玄奘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佛教在辩论中先输掉了一场。在佛教献中,像这样公开记载佛教失败的例子并不多见。尽管有佛陀蜜多罗年纪老迈的因素,似乎与佛法本身的优劣无关,但也反映出数论派在当时确是佛教的力敌。
“数论派的理论很强吗?”玄奘问。
“应该不弱,”僧伽耶舍道,“此派传承已久,除自身理论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特别注重对因明的研究。”
玄奘点了点头,因明是关于逻辑的学问,数论派长期浸淫于此,想必会在辩论中大获裨益。能够战胜佛教,自然也不是偶然的幸至。
他思忖着道:“如此看来,在世亲的时代,因明学研究就已经开始进入繁荣期,数论一派的力量显然也便壮大起来,以致引出了佛教徒论败受鞭的故事。不过,依弟子看,这对佛门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自此以后,佛门便开始重视因明,研究起论辩术来了。”
“正是如此,”僧伽耶舍点头道,“此事过去不久,因明学便成为佛门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在佛门手中得到很大的发展。”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