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闹了好一阵,那年轻人才举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又道:“方才在下所说的话,是在下的一点浅见,各位信也好,不信也好,由各位自便,不过齐国现在是绝不会加入合纵。因此上书之事,各位还是不必了。”
有人问道:“张公孑,那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年轻人道:“在下和各位一样,也希望恢复韩国,重振家业,但现在时机未到,而且复国大计,不能完全指望他人,但我看现在赵韩两国之人,不少都自暴自弃,醉生梦死,颓废不振,如此怎能复国兴族,因此在下建议各位,赶忙找一项可以安身的生计,首先在齐国立足生存,然后慢慢集攒力量,等到合纵抗秦的时机成熟之际,各位也才可以有力可用。将来复国之后,也才能重振各位的家族。”
众人又是一阵小声议论,有不少人都露出了没有兴趣的表情,但也有人似有所动,于是向那年轻人问道:“张公子,我们能找什么事情做为安身的生计呢?”
年轻人一指那夷**汉,道:“这位是在下的好友沧海君,为齐国巨富,现在他正缺少人手,如是各位有意,可以受他聘用,不过沧海君的生意是以海货为主,因此需到海边定居,有时还会上船生活。”
本来还有不少人动了心,但听了那年轻人的话,又都退了回去,因为沧海君是夷人,在华夏人的眼里,就是野蛮人,在夷人手下干活,脸色上当然过不去,而且还要离开临淄,到海边去定居,还会在船上生活,绝大多数人都不想这种活。还有人斜着眼睛,瞅了瞅沧海君,又把目光移开。
而高原这才知道,这夷人就是沧海君,怪不得弘修和他在一起,那就更应该和他结交了,因为沧海君和田克臧的关系莫逆,属于自己人。
看见了众人的表情,年轻人也不禁有些丧气,但还是接着道:“还有一条路,就是大家到代郡去投奔武安君。”
高原听了,也吓了一跳,没想到这年轻人居然把自己推出来了。果然这一句话又引起了众人的一阵议论。
“代郡现在都不能算一个国家,就连武安君这个君号也是自立的,投奔到代郡去有什么前途。”
“是啊,听说代郡本是是赵公孑嘉占据,但高原率军攻入代郡,杀了公孑嘉,自立为武安君,高原本是赵国之臣,居然做出这样下逆不道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去投靠他呢?”
“高原占领代郡之后,就大杀当地的豪强世族,夺其财产,手段实在是残忍之极,我们去投奔高原,不是自找死路吗?”
年轻人又耐心的解释道:“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在下一直都在关注代郡的情况,武安君精通兵法,部下精兵猛将众多,而且又善于治理地方,占据代郡之地不足两年,推行新政,稳定人心,使百姓安居乐业,秦军不敢相侵,又大败燕军,击破匈奴,远袭阴山,种种之举,实在是雄材大略。因此在下深信武安君必能成就大业,将来合纵抗秦,代郡一定是中流砥柱。”
他刚刚说完,就有**声道:“说得好,张公孑,我相信你说的话。”
众人寻声看去,只见是赵渊扛着一个大包袱,从后面的客房区中出来,一边走还一边说:“各位,我就准备到代郡去,想去的就跟我走吧。”然后一指坐在角落里的高原,道:“这位李兄就是从代郡来的商人,他对我说了,无论是什么人,到了代郡之后就会按材录用,只要是努力工作,至少是能够自食其力的。”
这时弘修才发现高原也在这里,“啊”了一声,差一点叫出来。而年轻人、沧海君也都有些意外。
而高原站起身来,道:“各位,在下是代郡的商人,现在代郡确实需要人手,不过是需要能做实事,而不是只会空谈好訁,大发牢骚的人,更不会白养无用的闲人,因此请各位考虑清楚,如果有愿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