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12氏(属相)铜鼎以祭之。
前5911年(92岁),黄帝82年。帝北行经高陵、阎良、华原、黄堡、大同、济阳、金锁、女华以至黄城。
前5910年(9岁),黄帝8年。各部落代表及臣僚搬入黄城。黄城在原洛书城(黄)的基础上扩建为“5城(宫)12楼”,列布于以中宫(桥山)为中心方方0华里的范围内。中宫为黄帝居处,东宫居苍龙,南宫居祝融,北宫居后土,西宫居大封(宁封),12楼为12氏代表所居,其他大臣与中部落均按其天下方位与所属分布于中宫四周,宛如“天上的星星朝北斗”。因黄城在西北居乾位,所以后来的道家方士就将黄帝回黄城传为“升天”了!?
前5909年(94岁),黄帝84年。拜天老、风后、五圣为三台大夫,居桥山(中宫)三台。风后明天道、太常察地利,屠(苍)龙为土师,祝融为司徒,大封为司马,后土为李(法官),得六相而天下治。苍颉造字居西原(苍村),杜康居西川,左彻、马师皇、沮诵、岐伯之后及雷公等各有所居。
前5908年(95岁),黄帝85年。颛顼5岁,聪颖过人。黄帝教之:“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你能法而同之,就可为民之父母官”。颛顼深领其意,帝确定颛顼为接班人。
前590年(96岁),黄帝86年。帝号“归藏氏”,观“河图”以应天象,画野分州,以分星次。自此百官以为“星官”,12相及28宿均“天人合一”,此乃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封神”。
前5906年(9岁),黄帝8年。黄帝继续推演伏羲、神农之卦象,开始著《归藏》。
前5905年(98岁),黄帝88年。帝继续著述。
前5904年(99岁),黄帝89年。《归藏》著就,颁行天下。
前590年(100岁),黄帝90年。与健在的臣僚回顾总结经世方略,开始著《黄帝君臣》。
前5902年(101岁),黄帝91年。继续著述。
前5901年(102岁),黄帝92年。《黄帝君臣》颁行天下。
前5900年(10岁)。黄帝9年。开始著《黄帝四经》。
前5899年至5898年(104岁~105岁),黄帝94年~95年。《经法》著就。
前589年到5895年(106岁~108岁),黄帝96年~98年。《十六经》著就。
前5894年(109岁),黄帝99年。《称经》著就。
前589年(110岁),黄帝100年。《道原》著就。九九重阳日,黄帝归藏氏于桥山中宫逝世。大臣左彻率臣僚削木为像而朝奉,取几杖立庙而祭之。是年,20岁的颛顼继位。七年后,被推为天下共主。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