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人生道路埋伏笔……”
面前的雨巷,哪里还是一个孩子啊?简直就是半个思想家了。田地若有所思:是不是该改变对雨巷的看法了?
随后,雨巷又煞有介事地做了访谈,她的风格和套路,和她的老师明白有你多的相同之处,一样的棱角分明,思想锐利,想法前瞻。原来田地是想满足满足雨巷的采访瘾,没想到就很自然的进入了角色。雨巷引导他从法制的角度观察都城的建设,从法制的角度提升都城的经济腾飞的可靠思考。总之,以前自己没有思考过的法制问题,在雨巷一步一步的逼问之下,形成了基本完整的体系。事后,雨巷还有超乎寻常的总结。
直到这个时候,田地才彻底颠覆了自己对雨巷的看法,也不得不承认她已经是一个报社的记者了,而且还是一个前途无量的记者。
雨巷算是认真的采访完了田地,突然对他:“我得赶回省城去,今天我要把这个东西写出来。”
田地问道:“这么急干嘛呢?你明天发稿不一样的吗?”
雨巷:“不,迟一天都不一样,你们市今天正好开展了法制建设方面的活动,就要以今天的活动为引子,牵出你的依法治市新思维。”
田地:“我派人送你吧?”
雨巷:“算了,我哪有那样娇贵啊?你送我到车站,我坐车回去好了。”
次日的省城法制报上,同时刊登了都城的两篇重头稿件,一篇是首席记者明白撰写的关于都城加强公安基层建设和装备的长篇通讯,另一篇则是实习记者雨巷采写的都城依法治市市长新思维。
两篇报道顿时在全省上下引起了轰动,尤其是在司法界引起了轰动。紧接着,国家级的法制类报刊纷至沓来,一篇篇充满了溢美之辞赞誉都城法制建设的报道出来,都城司法界为鼓舞。肖邦书记赞叹:“田市长,你还真有办法,这样的处置,就已经把过去的负面影响完全纠正过来了。”
最为高兴的,还莫过于刘伟副市长,他主管政法多年,好没有出过这样的成果,田地的这些招数,还真的让他在全省全国的同行面前扬眉吐气了一回。
而田地,看着雨巷的字,第一次有了荡气回肠之感。他不由得暗自感叹,雨巷不但采斐然,逻辑严密,思想锐利。更重要的,雨巷的形象,在他的心目中完全改变了,变得和其他成年女人一样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第一次有了和她通电话的冲动。
田地自己知道,这种冲动,与雨巷的章有关又无关。他绝不会在和她谈章的事,只是想问候他一声,知晓她此刻在忙什么而已。
雨巷似乎更明白他通电话的含义,只是和他聊起了生活琐事,并嘱咐他要学会照顾自己。田地心里暖洋洋的。当然,这是第二天发生的一幕。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