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明末草头王 > 第一百一十三章明亡于东林(2/3)

第一百一十三章明亡于东林(2/3)

上一页明末草头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明正大的自称将军,而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但是崇祯皇帝赏赐的三百两白银,就让刘易有些哭笑不得了。

三百两……

这特么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就连他给传旨太监包的大红包都不止三百两!

不过,这下也让刘易看出来了,大明现在的财政问题究竟有多严重。

自己大破流寇数万,斩首贼首蔺养成,再怎么说也算是大功一件,竟然只赏赐了三百两白银。

这三百两够干啥的?

幸亏刘易一开始就没指望靠朝廷发军饷过活,否则昭武军上下都要被饿死。

大明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流寇,天灾,瘟疫,建奴……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财政问题!

要是大明朝廷有钱的话,发生天灾也可以赈济,就不会产生流民了,没有流民,自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源源不断的流寇,流寇自然可以剿灭。

只要不产生流民,以这个时代的民众的迁徙速度,就算是发生瘟疫,那也只会是地方性的,怎么可能整个北地都疫病肆虐。

只要有了钱,大明可以重建东江镇,修筑山海关防线,修缮长城各关口,就能抵御住建奴入寇,再严控走私,用不了几年,建奴必乱!

所以说,明亡于东林是一点毛病也没有!

不光是南明时期的党争,使得大明失去了构建江北防线的最佳时机。

他们祸乱国家,更多的是在崇祯年间。

东林和阉党之争,说白了就是大明朝持续了二百多年的南北之争!

东林代表的是江南士绅和商贾的利益,阉党是北方各党派的联合,代表的是北方士绅和商贾的利益。

在崇祯朝,东林得势,阉党被打压的惨不忍睹。

东林得势了,自然要维护江南士绅和商贾的利益,所以崇祯年间大明能在江南收到的赋税是越来越少。

大批大批的江南士人肆无忌惮的,拖欠本就不多的赋税。

但是,大明又是赈灾,又是剿寇,又是御虏,花费可是不少。

所以,本就受灾严重的北方倒霉了,阉党在朝堂上被打压,说不上什么话。

如此一来三饷加派,各种苛捐杂税不断。

逼的原本很多能活下去的百姓做了流民,然后又变成了流寇,成为了覆灭大明王朝的主力军。

明眼人都知道,明末这种情况,如果崇祯皇帝能对江南士绅和商贾科以重税,然后废除北方的三饷和加派。

全力赈济北方受灾民众,绞杀流寇,抵御建奴。

说白了也就是用江南的钱,来救北方。

那样一来的话,大明说不定还有救。

可是呢?

现在大明朝堂上说了算的是东林党人啊,他们怎么可能让崇祯去收江南的税。

无奈之下,大明只能继续对北方加派三饷,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这样下去,只会有越来越多的民众被逼的造反啊!

可是,等崇祯皇帝体悟到这点的时候,闯王……哦不对,是大顺永昌皇帝已经杀进北京城了!

谁敢说大明不是亡于东林?

刘易感叹完东林不是个东西,但随即就将此事抛到了脑后,他又不是大明忠良。

这天下越乱,他这种野心之辈才越有机会啊!

刘易回到自己的书房,没多时,便有一个亲兵送了一封信过来。

刘易打开信封看了起来。

信是罗汝才写来的,刘易前段时间鼓动他去介休杀大户,但罗汝才对此表示疑虑。

介休还在太原更南边点,他现在在忻州,想要杀去介休有点远,还要路过太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明末草头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