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223章 国乱思良相(2/3)

第223章 国乱思良相(2/3)

上一页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防范。

虽说康应乾对平辽侯忠心耿耿,争权夺利也好,结党营私也罢,都是想一心推动刘招孙早日登基称帝,自己立下从龙之功。

至于其他人是怎么想的,老康就不知道了。

平辽侯说得已经很明白,看来还是把康应乾当成自己心腹,康应乾心中大喜,连忙道:

“平辽侯放心,下官知道该怎么做。”

刘招孙瞟了康应乾一眼,决定先给这位老部下透个底儿,让他知道自己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改革运送。

刘招孙环顾四周,低声道:

“康监军,本官已经决定,很快将在各军各城中建立战兵商户屯户代表制度,简单来说,会在各军之中选拔优异战兵——以战绩、人品、出身、识字等因素考核——每个近卫军中选拔出五百名这样的战兵,再由这五百人中选出五人,代表全军战兵组成五人战兵代表,平日坚守各自岗位,战时与军长同列,参与军事决策,五人战兵代表只对本官负责,对各军主帅的决策享有建议权和监督权,当然他们没有决定权,商户屯堡代表与此类似,具体细节还需进一步敲定····”

刘招孙草草说了两句,康应乾便明白设立代表制度的用意。

这种代表制度可以进一步限制分化各位主官手中掌握的权力,也能帮助平辽侯更牢固掌握军队,如果真能照此执行,至少不会再有主帅昏死,军队四分五裂的情况发生。

康应乾很清楚,随着开原不断扩军,地盘飞速扩张,将领和主官手中的权力加速膨胀,原先设立的副官监军制度已不能适应当下新的形势。

以铁岭为例,主官可以轻松掌握城中的商贸、屯堡、教育等利益,关键时刻,主官还能不经过平辽侯批准,调动一千人以下的战兵平叛。和只手遮天的主官相比,几名没有任何背景的副官的牵制作用显然很有限,甚至会与主官相互勾结,共同欺瞒上官。

开原各军、辽东各城中,都或多或少存在有这样的问题。

单是康应乾知道的,邓长雄身边那三个副官,私下里经常和他们主将吃吃喝喝,称兄道弟。

指望这三人制衡老邓,显然是天方夜谭。

这次邓长雄率兵驱赶赫图阿拉百姓填壕,关键时刻,副官们一声不吭,事后形成攻守同盟,将所有责任都推给了下令的孙传庭。

“平辽侯此举,真可谓釜底抽薪,四两拨千斤,直接断了结党营私,拥兵自重,贪污腐败的根源,果然非同凡响,非常人所能·····”

见康应乾又开始拉皮条,刘招孙连忙打断他,呵呵笑道:

“只是初步设想,都写在这里,具体细则还需打磨,预计明年年中开始施行,康监军在宽甸也可帮本官想想。”

刘招孙边说,边从枕头下面取出厚厚一叠宣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康应乾翻到扉页,对着标题大字,小心翼翼念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开原军政改编初步规划(泰昌二年版)”

康应乾刚走不久,邓长雄便受命来到总兵府。

刘招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午时一直聊到申时,和他聊了足足两个时辰。

直到诰命夫人第三次来敲门,怒气冲冲催夫君赶紧用膳。

邓长雄行礼向平辽侯告别。

“刘总兵,末将一定严格治军,以后只管打仗,绝不再掺和他们争斗!”

刘招孙从圈椅上挣扎着站起,作势要送邓长雄出门,邓长雄连忙扶住他。

刘招孙摆摆手,坚持起身,气喘吁吁道:

“老邓,义父麾下八百家丁,被我在萨尔浒糟践完了,死的死,逃的逃,最后还跟着我的,就只有你、裴大虎,王二虎三个,王二虎打仗过于谨慎,不能独当一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