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综武江湖:我为大理寺卿 > 第四百十九章 论战(3/4)

第四百十九章 论战(3/4)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罚!”

周帝摆了摆,示意无妨,然后对着群臣说道:“继续吧!”

李澄光正要开口,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太子从人群之中站了出来,“父皇,儿臣以为,此战不应打!”

周帝看了太子一眼,“你说说吧!”

“自古,战争便是劳民伤财之举。大乾此时,并非直接针对我大周,若是贸然参战,反而会将大周拖入和大周的战争泥潭之中,须知此刻建奴然就虎视眈眈,一旦北元和建奴联手,其势危矣!”

太子之言相比孔勤礼更加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当然太子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楚王在勋贵和军中名声不错,若是真的打了这一仗,而且打赢了,那不是在间接助长楚王的气势吗?!

“况且,若是开战,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杨学士曾经有一句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所以儿臣以为,还是尽力和谈为好!想来元蒙也就是为了点钱粮,咱们大周也不缺,若是能以些许钱粮就消弭一场战祸,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太子还引用杨清源的一句诗。

一来增加自己观点的说服力,二来展示他的胸襟,即便杨清源如此针对他,他依旧愿意接纳。

“和谈?!”

于延益心中不由摇头,不管太子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这观点实在是太稚嫩了。

元蒙大乾南侵,为什么只打顿克和卢克两个部落?!

不是为了劫掠钱粮,而是为了拔掉顿克和卢克这两个部落。

若是真的让元蒙做到,那么他们南下便再无顾忌,十万铁骑可直击苍云关和天策军主力。

到时候,便真的是一把刀架在大周的胸膛之上了!

太子却不知道于延益的内心评价继续说道,“我大周在苍云关内也有自己的草场,父皇仁慈若是不愿看着顿克和卢克两个部落有所损伤,可以让他们撤入关中放牧。退这一步,也是无伤大雅的!”

于延益也忍不住了,开口反驳道,“太子此言差矣!我们退了第一步,元蒙便想进第二步。过来顿克和卢克两部,过不过苍云关?!过了苍云关!过不过天策大营?!我大周之地有限,元蒙之欲无厌也!退之弥繁,侵之愈急!如此,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周帝点了点,于延益所说和他所想一致!

退是没有用的,当年开平王、中山王、岐阳王出征北元,打得他们仓皇南顾,这才有了大周近三十年的太平。

对待元蒙,没什么可谈的!

一个字“打!”。

与此同时,于延益为了增加群臣和周帝的信心,开口鼓舞道,“陛下,诸位,吾虽窃居兵部尚书之位,但却非好战之辈,我也希望大周无战事,若要我执笔写出不打这场仗的理由,余也可写出百条千条,可这千百条理由,却不能成为我们退缩的根据!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等到别人把刀架在我们脖子上,再想着动手,就晚了!只有把元蒙打疼了!打怕了!大周的北疆才能真的太平!”

周帝点头道,“于卿所言有理!此事不必再议!传旨天策军都督李承恩!予他对敌专断之权,可依形势,决定何时何地,如何与北元开战!”

“另外,调三万御林军北上,加强苍云关的防务!”

“我大周期待太平,但也绝不畏惧战争!”

周帝虽病,但是对于朝局的掌握仍在,在他板之后,含元殿中再也便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臣等遵旨!”

--------------------------------

巴山之上,杨清源尚且不知道朝中变动,只是和顾道人一连三日探讨剑法。

杨清源在武当山上,就对自己之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