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举手投降。
四路兵马顺利会师,抄何疤脸的老家收获不小,刘平飞睁一眼闭一眼,让参战的士兵都发了点小财,缴获的粮草物资不在少数。刘平飞在龙头岗转了一圈,觉得这个地方离朴家寨三十里,浪费了可惜,便让毛义仁带八百人马驻下,作为前哨,如今前线战事正紧,万一下安城方向有变,也能早做安排。
刘平飞的无心之举在两天后得到了回报,一匹快马飞进朴家寨,一名斥侯闯进大厅,急报道:“下关城方向,几万兵马正朝朴家寨方向进发,离朴家寨不到五十里,请将军定夺。”
几十万兵马,刘平飞不明白洛国哪里来的这么多兵马,诸位明白正是大理国镇国大将军王越率领的大理援军。
申洛连番激战,洛军逐渐难以抵挡,求救的文书有如雪片飞往丹阳,洛远帝急得嘴角起泡,一日三催大理出兵,王越是不慌不忙,盘算着出发的日子。曲指算来,申洛交战已有七八天了,下关城距战场三百里的路程,自己一路行去需要三天时间,有十天时间,申洛两国应该都精疲力尽了,那时正是自己出场的时机。
下安城守将马鸣山见到大理国的旗帜时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不容易啊,总算活着见到了,估计再有几天自己不是急死就是被兵部的公文逼死。王越可不管洛国人心急如焚,他的人马要吃要喝要休整,折腾了老半天,才在马鸣山的带领下,慢悠悠地离开下安城,向颖川、洛水一带进发。
离开下安城,王越的速度明显加快,身为大将,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王越的二十五万大理兵仅有两万骑兵,大理国和洛国一样缺马。王越命马鸣山带领他手下的大将杜强带领二万骑兵先行探路,自己带着步兵在后面急追。
毛义仁的派出的探马在二十里外遇到的正是这股先行骑兵,紧接着又有探马回报骑兵后有几十万步兵,情况紧急,毛义仁一边派人紧密跟踪,一面飞报刘平飞。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