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 第四百五十二章对李定国的知识改造(2/4)

第四百五十二章对李定国的知识改造(2/4)

上一页开局一个明末位面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积极分子很认真的回答,王先生点点头道:“没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治国虽然有常规的方法,但是一切要以利民为本,法律法规虽然也有固定的条例,但是依旧要以符合时宜最好,如果改变有利于民,咱们就要改变,如果法律已经不合时宜,咱们就应该修改法律。”

“所以今年我要给大家讲的就是一个变字,老规矩,脱离实际讲为政,都是耍流氓,咱们今天就看看大明与蓝田的行政区别,来判断一下,为何大明日渐衰落,而蓝田却日益兴盛。”

王先生开口说着,众多学生聚精会神的听着。

王先生的政治课之所以最受人欢迎,是因为他虽然会从一个古籍里掏出一句话,但是却不是简单的翻译一下,而是要结合事实讲为什么如此,让人通过实际对比,明白其中的道理。”

“大明与蓝田的区别非常大,若是摊开讲,今天一天也怕讲不完,咱们就从直观最根本的一方面来讲吧,咱们首先讲一下税收,前面几节课咱们也讲了,大明为何衰败,其根本原因是朝廷入不敷出,为何入不敷出,究其根本原因,地主豪绅土地兼并,并且对土地人口隐瞒不报,导致大明的税收,一年不如一年,诺大的帝国,没有经济基础,自然很容易就崩溃了,这就是咱们前面几节课讲的大明衰败的内容,谁没记住,回去再好好复习一下子。”

王先生说着继续说道:“今天咱们就用前文提过一嘴的税收作为例子,给大家讲一下,大明的税收,一直是按照人口收税的,因此咱们县尊曾经说过一个很风趣的说法,叫做人头税,按照人头交税,别管是八十老翁,还是刚出生的儿童,都需要收税。”

学生们齐齐点头,王先生道:“本来这个律法制定的时候还算合理,以大明开国帝王洪武皇帝朱元章的手腕,税收,还是可以保质保量,一点也不少的,可是随着洪武皇帝的去世,永乐皇帝时也许还能保证这个税法严格的执行,但是永乐之后,大明皇帝开始怀柔,这税法开始出现了各种问题。”

“比如大明规定,身有功名者,可以免交赋税,这就给心怀不轨者留下了空子,很多人开始把自己名下的土地转移到了有功名人的名下,这样这份土地就不用交税了,天下读书人有功名的人何其多,你藏一份,他藏一份,最后损失的就是大明朝廷。”

听了这话李定国点点头,他记得这些年东征西杀,南征北战的时候,发现拥有土地最多的都是举人老爷,或者秀才公,他们拥有很多土地。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野果!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而且小时候他记得他们家就给举人老爷家耕地。

王先生继续道:“这只是问题的开端,还有问题的升华,这些不用交税的人都是举人老爷,而举人老爷首先他是读书人,是读书人那他们就有同窗,而他们的同窗好友很多都是当官的,大明官场同年的交情还是很大的,于是这些举人跟当地官员就会勾结在一起,在一起干什么?”

“篡改人口名录,篡改土地的亩数,把本来很好的良田,通过一根毛笔改写成荒地,这样这些地主豪绅就不用交税收了,至于人头税,咱们很多人或者父母在黑暗年代生活过,你问问他们,肯定有人知道黑户,就是官府都不知道你们的存在,而你们唯一生活希望就是给地主家耕地。”

听了这话下面有一个长得黑瘦黑瘦的小孩举手道:“先生,我知道,我曾经就是黑户,我爹我娘是黑户,我出生就是地主家的家奴,后来是咱们蓝田来了,打倒了地主,给我们分了田地,更是让我读上了书。”

王先生听了这话点点头道:“嗯,这就是苦难的过去,不过没关系,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开局一个明末位面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