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325章 军机处的人事变动(2/3)

第325章 军机处的人事变动(2/3)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住了他二人,但转而对他爹道,“爹,儿子打算在应天府这边筹建一所大学,需要一个得力的人手。”

朱棣便知道,儿子是瞧中了其中一人,他斟酌道,“让杨士奇去帮你,黄淮暂时先留一留,朕打算再找几个人进来,黄淮先带一带,等都上手了,朕再派你去做别的事!”

黄淮松了一口气,“臣领旨谢恩!”

朱高燨问杨士奇,“你可有什么意见?”

杨士奇素来都是很谨慎的人,他此时却克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臣跟着殿下,说是给殿下跑腿,却能够跟着殿下学到很多知识,是臣的荣幸!”

黄淮也是艳羡不已,但他们的命运都是握在皇上的手里,将来的路指向哪里,都是圣意。

朱棣问道,“进什么人,你们心里可有数?”

黄淮想了想,推荐了一个人,“皇上,臣举荐曾棨。”

杨士奇也不可避免地要举荐一个人,他早有在物色这样的人,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提议道,“皇上,臣举荐金幼孜。“

曾棨乃是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文思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因此,朱高燨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这的确是个合适的人员,而朱高燨对他记忆尤其深刻的却不是这个,而是历史上野史的记载,与外国使臣拼酒,酒量无限。

此时的曾棨还只是《永乐大典》的一个编纂。

金幼孜是建文二年的进士,与曾棨一样出身江西,任翰林检讨,讲《春秋》。

两人都是江西人,朱棣摸着下颌的胡须,有些犹豫,他略沉思,看向朱高燨,见儿子把玩着腰间的玉珮,并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不由得问道,“老四,你怎么看?”

朱高燨抬眼看向他父亲,将此事琢磨了一下,便明白他爹想的是什么了。

军机处里,同时进了两个江西籍的人。

到了现在,满朝文武没有人不知道军机处是做什么的,而黄淮也是南方人,北方人会如何想?

但大明的四个院士,却有两个河北,一个河南人,对朱高燨来说,南北也不存在不均衡之事,只是,既然他爹有所顾虑,朱高燨便道,“那就再增加一人,让杨士奇和黄淮再推荐一人。”

黄淮先推荐了曾棨,是江西人,接着,杨士奇又推荐了一人,是金幼孜,也是个江西人。

朱棣一犹豫,两人均是同一时间明白怎么回事,心里道了一声糟糕,朝廷最忌党争,他们竟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犯了如此重大的错误。

听到朱高燨的话,两人同时松了一口气,杨士奇这一次没有开口,担心和黄淮举荐的人不一样或是一样,惹得皇上疑心。

黄淮想了想,道,“皇上,四殿下,臣举荐古朴。”

古朴乃是河南人。

如此一来,军机处和四名院士,南方三名,河南两名,北方两名,显得稍微平衡一点。

见朱高燨根本没有在意这些事,朱棣也就点点头,“拟旨,让这三人进军机处,杨士奇先带一带。”

杨士奇没有担心,以皇上对殿下的宠爱,皇上绝对不会把他留太久,忙道,“是,臣遵旨!”

朱高燨对杨士奇道,“南方这边大学的地址暂时安排在以前大明帝国学院的旧址,得了空,你就去看看。再,从大明帝国学院历年的毕业生中,挑选老师,联系大明帝国学院,让他们支援教材模板,准备好招生考试,以及下半年的招生。“

朱高燨一句话,杨士奇要跑断腿,他强大的记忆力自然不会担心自己将朱高燨布置的任务漏了,心里很快过了一遍,“臣遵命!”

黄淮也忙去了,他要拟旨,将这三人调入军机处, 并安排三人觐见皇上,交代他们一些军机处的事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