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 第四百二十四章 翰墨飘香(2/3)

第四百二十四章 翰墨飘香(2/3)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思,自己抄这两篇文章,可不是为了装逼打脸,而是丰满人设,那些不相干的人,真的没被他放在眼里。

“不必理会那些腐儒,堆砌辞藻,无病呻吟,如有千言万语,面对实务却无一策,这种人,不成气候,何必放在心上。”

“夫君是做大事的,自然心胸开阔,妾就是个小妇人,可没那么豁达。”

“哈哈。”刘襄轻笑一声,牵过这个小妇人的手,在藏书楼中漫步。

昭姬今年三十一岁了,像个熟透的水蜜桃,加上腹有诗书,气质越发沉静端庄,魅力丝毫未减,结婚五年有余,刘襄始终沉迷,可惜没能诞生一儿半女。

两人谁都没有言语,手牵着手,享受着此时的静谧。

结婚几年,虽然聚少离多,可蔡琰知道,夫君其实是个沉静的人,不爱说话。

纵横战场,百战百胜,强硬狠戾的大将军,私下里是个喜欢安静的性子,说出去都没人信。

两人手牵着手,肩挨着肩,正在享受二人世界,就听见噔噔噔的脚步声传来,有人登楼,人未到,声已至:“贤婿,老夫方才有事,刚刚知道你来,哎呀,怎好让你久等,吾之罪也。”

话音未落,蔡邕一手持着衣袍下摆,急步登上书楼,后面跟着面色着急的赵景,估计是没来得及开口阻拦,蔡老头就上楼了。

蔡邕上楼之后,见女儿女婿牵手回望,呵呵一笑,看样子自己不该来,但来都来了,也不能转身就走啊,那就真尴尬了。

“哈哈,贤婿一向忙碌,今天怎么有空来书城?可是有事?”

“确实有事来求外舅。”

“诶,什么求不求的,都是一家人,有事尽管说来,老夫还会拒绝不成?”

昭姬递过竹简,接口道:“夫君写了两篇文章,想让父亲看看。”

“哦?快快拿来我看!”蔡邕极为感兴趣,要说兵书战策,自己在女婿面前那是不敢开口的。

可要说起文章之事,他就能说道说道了,心中打定主意,就算差强人意,自己也不能批评,得多鼓励鼓励,女婿对文事上心,这是好事,不能打击年轻人的心气。

接过来,开卷一看,文词平白,寓意浅显,但对仗工整,条理清晰,谆谆教诲之意,充盈字里行间。

“好文!”他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比那些堆砌辞藻,聱牙戟口之辈,从立意上就超出了一大截。

浏览了一遍,发觉两篇文章琅琅上口,作为文学宗师,他自然能猜出用意,不议论、不针砭,中平大气,这是传道授业的文章。

“好文章!”他又赞了一句,抬头看着女婿问道:“这是写给学堂的?”

“我想在治下推广蒙学,但看了几篇文章,不太满意,就想着自己写两篇,拿过来请外舅斧正,看看能不能用。”

“当然能用!”蔡邕肯定的回答,忍不住激动的说道:“何止能用?弟子规通识道理,浅显易懂,难得。

那千字文浩浩千言,字不重用,韵语连篇,还能将内容分为天文、地理、历史、道德、读书、饮食、居处、园林、祭祀等等类别,让蒙童在识字的同时,记住终身受益的学问,当真不易。

将集中识字、随文识字、韵语识字、归类识字等诸多方法并用,乃是天下第一字书,贤婿用心良苦!”

刘襄脸上有点发烧,这是抄的,但听到蔡邕的评价,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自然不会承认抄袭。

他不是那种做都做了,还要扭捏一番的性格。

这两篇文章就是工具,工具就是拿来用的。

“外舅这么夸奖,容易被人误解为亲亲相护啊!”

这句话把蔡老头逗笑了:“哈哈哈哈,好文就是好文,但凡有眼睛的,都能看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