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 第142章 第 142 章(2/3)

第142章 第 142 章(2/3)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门前架着八仙桌,其上摆着两样物件——清水一碗,明镜一台。

为官者,身清如水,心明如镜,岂会不受民所爱戴?

……

先走水路,又换马车,裴秉元赶在腊月前回到了京都城,伯爵府中一家人终得团聚。

随后,天子下旨,裴秉元劳苦功高,有水利农桑治理之才干,特授国子监博士一职。非讲授诗书经学,而是教授监生们历事实习的经验。

裴秉元心中原有的一丝愁绪,皆在见到小南小风后被渐渐冲淡。“隔代亲近”,此话不假,或是因为裴秉元心境发生了变化。

冬月初九大雪漫,小南小风今日满三月,祖父亦已归来,该取大名了。

按照族谱,裴家第八代男孩取名从“正”字,女孩取名从“云”字。

用过早膳后,裴少淮便到父亲书房中,摆好宣纸,研好墨汁,心情舒畅道:“请父亲为小南小风取大名。”

裴秉元早有打算,净手薰香后,笑呵呵接过毛笔,他心中早有打算,执笔先写下了“正观”二字。

裴正观,裴少淮当即了然,儿子的大名取自《易经》中的“中正以观天下”,意思是君子以至中至正的态度待人观物,洞察于微,又通晓全局。

祖父对孙儿寄予厚望也。

且世人皆以“坐北朝南”为正,此“正观”凑巧和小名对应上了。

《诗经》词句婉转,女子取名常引自《诗经》,然裴秉元却道:“风吹云动,一瞬千里,小风性子活泼好动,名字起得太是温婉也不合适,不如就叫‘云辞’罢。”

裴云辞——“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若是将“辞”释义为“文辞”,还可蕴意如锦云般的学问言辞,才华横溢。

长兄正观细于微,小妹云辞不拘节,裴少淮很是合意父亲起的两个名字,笑道:“父亲用心了。”

父子二人又去往祠堂,将裴正观、裴云辞两个名字填入了族谱当中。

因众人平日里已叫习惯了小南小风,两个小团子虽有了大名,可一家人仍一口一个小南、一口一个小风地喊着。

过了几日,冬日大晴,暖和了几分,裴少淮趁着休沐,和少津一同去徐府看望夫子。

到了徐府,裴少淮发现,包括夫子在内,徐家人个个神采奕奕,似乎近来有什么喜事。

裴少淮揪住小言归,打听问道:“府上这么欢喜,难不成是你说好亲事了?”

言归此时已是十四五岁的少年郎,与裴少淮只差了半个头高,性子开朗,谈到“说亲”并未脸红,反而打趣应道:“我若是要说亲,岂能瞒住两位小舅?有娘亲在,只怕说了亲,我比两位小舅知晓还晚些。”

未等裴少淮继续问,便看到徐言成满脸欢喜走过来,脚下欢快得好似生风,喜不拢嘴。

裴少淮不必再问,也当知晓是言成有喜事。

同窗几个再次同聚叙话,徐言成却直接“忽略”裴少淮,直接攀着少津的肩膀,一边偷乐一边说道:“仲涯啊,这回春闱、殿试的榜首,我便不同你争了,你都拿去……都拿去……”一边说一边忍不住发笑,最后噗嗤一下笑出声来,继续哈哈道,“毕竟你身为小舅,高我一辈,但在有些方面注定已经输了一步。”

完全就是“弥补弥补你”的神态语气。

少津自然也猜到了几分,“嫌弃”推开徐言成,佯装用不屑的语气道:“你尽管大胆来争,争得过便是你的,总归我已经输了一样,再输一样也无妨。”

又道:“子恒,你何不同我大哥比一比?”

“这个我认输。”徐言成直截了当道。

同窗三个又玩闹了好一会儿,年纪已长,童心未泯。

原来,是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