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诡三国斐潜 > 第2635章周氏鱼酱(3/4)

第2635章周氏鱼酱(3/4)

上一页诡三国斐潜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可问题是当下大汉,长江下游的冲积平原还并不大,后世什么魔都啊,南通啊,启东啊,甚至崇明岛都还是在水里面泡着,或是叫孕育着呢,所以吴郡在往东的空间不是很大。

没有了发展空间,蛋糕就这么大,当然就是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前一段时间江东之内的矛盾激化,其因素固然有很多,但是土地的争斗永远是绕不过去的大问题。

鲁肃是江东年轻的谋士,嗯,其实也不能算是多年轻,只不过和张昭张纮比较起来比较年轻。鲁肃曾经提出了布局江东,稳固后方,再谋发展的大战略,如今周瑜需要调整布局,自然多少要和鲁肃先通气一下。

起初鲁肃来江东的时候,孙策并没有看好他,以至于鲁肃曾经一度想要返回江北,然后被周瑜拦了下来,颇有些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味道,然后鲁肃当时提出的战略和当时张纮的策略有些出入……

张纮的主张么,即在攻占江东后,就出兵北方,消灭各地军阀,控制汉献帝。

但是也正是因为张纮的战略,最终导致了孙策的身亡。

因为要北进,所以必然需要有粮草器物等等,而当时江东局面并不稳固,孙策脾气又是很急,几句话谈不到一起,便是拿起刀子,想要威胁这些江东大族,结果么……

起初孙权也是继承孙策的遗愿的,对于天子刘协多少有些想法,但是鲁肃却明确地告诉孙权,这一主张难以实现,随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表示『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要先稳扎稳打,立足江东,观察等待全国军政形势的变化,再行定策。

而且也不是单纯的等待观望,可以趁着机会进攻荆州控制长江上下游的区域,进而成为帝王的基业,孙权听了深以为然,虽然嘴上没有表示是他将来要成为『孙大帝』,但是不顾臣下的反对给鲁肃予提拔及厚赏。『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在这样的策略影响下,孙权也确实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侵占庐江,江夏,荆南,都可以说是在这个大战略之下的成果。可是随着战线的扩展,原本在吴郡当中的防御重心未免就有些顾此失彼起来,虽说孙权让周瑜驻守在柴桑,但柴桑的兵力基本上仅能是防守,想要进攻么,未免就有些难度。

曹操在江北与孙权相邻的疆域,自东向西为横跨荆南、九江、庐江,广陵等郡。孙权面对这些郡县采取的兵力部署也有所差异,防线或重点在江南,或是在江北建立前哨。

上述三郡中最重要的是扼守中原通往江东水陆要道的九江郡。

沟通江淮之间的水路主要是从淮河南岸的肥口,溯肥水南下,过寿春,穿越江淮丘陵至合肥,也就是曹操让于禁修建和驻防的新城,再经施水南下巢湖,由巢湖东口的濡须水南下,至濡须口入江,沿途亦有陆道,可以水陆并进,相互掩护。

也可以从巢湖东口的居巢向东经过大小岘山,陆行到达历阳,在横江津渡江到对岸的牛渚。牛渚这里同样也有孙权水寨驻守,并且孙权水军新兵,大多是都是在这里训练的。

而在庐江一带,孙权采取的策略是劫掠,放弃在将江北的庐江地区,将其作为缓冲地带。其实在江北庐江一带,川流湖沼散布,皖水、潜水南下汇入长江,在附近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由于气候温暖,水源和降雨量相当丰富,对发展农业非常有利,只不过四通八达,实在是无险可守。

所以孙权在这一片区域也有驻扎前哨,平时也有耕作,但是并不是防御的重点,一旦有事便是立刻坚壁清野的撤离,仅有的防御力量,也是放在港口上,确保东西的沟通顺畅,依托水军进行防御。

毕竟对于割据江东的孙吴来说,长江水道不仅是其御敌的天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诡三国斐潜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