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圈被黏结在履带销上,并且被一起压入履带销耳内,其紧度要求达到橡胶圈在销耳内即使有足够大的摩擦力也不能转动的程度。
组装好的铰链上,橡胶可填满销耳的全部空间。”
张坦的眼睛一点点瞪大了,忍不住说道:“如此一来可以提高履带和主动轮的啮合质量,增加履带寿命,特别是还能增强抓地力。双销连接结构搭配挂胶即使,简直是绝了。”
能不绝吗?
无论是双销连接结构还是履带销挂胶技术,都是后世第三代主力坦克使用的成熟技术,拿到这个年代来,自然是降维打击。
像老毛子的-54、-62坦克使用的都是单销履带,而更新换代后的-64和-80使用的全都是双销履带。
到了90,最开始的时候,老毛子玩花活,重新使用了单销履带,但是随后的型号全都更换成了双销履带,这足以说明双销履带比单销履带更优秀。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这两项技术并不需要太高的生产工艺。
李爱国嘴角微微翘起。
有了这两项技术的加持,足以给坦克换上一双新鞋子。
这时候,一个工程师有了新的发现,指着图纸说道:“张工,这履带下面竟然还加装了装甲!”
“什么!加装装甲,这不是胡闹嘛.”张坦看着图纸,心中有些唏嘘,面前这个火车司机确实是设计上的天才,却缺乏实战经验。
事实上,坦克自从诞生之后,就被人们看成是移动堡垒。
而履带轮正是这座堡垒最薄弱的地方。
一旦履带轮被敌人击穿,那么坦克只能停在原地成为活靶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要为履带上加装装甲,有了装甲的防护,履带轮能够多扛两下。
但是,这些年来,却没有几款坦克采用这种设计。
为何?
——装甲容易脱落。
装甲作为外挂物体在坦克快速行进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脱落。
一旦装甲脱落,很容易会绞进履带中。
于是就出现了尴尬的一幕,敌人还没开炮,自家的坦克反而因为履带装甲而出现了战损。
属于得不偿失。
张坦讲完话,立马看向李爱国。
意思很明显:小同志,这个缺点你该如何解决?
李爱国对着他笑了笑,又指了指一个部件的图纸,解释道:“老张,你看,这玩意叫做防剥落结构。”
“防剥落结构”张坦猛地拿起图纸,足足研究了三十分钟。
看着图纸上的复杂结构,他沉默了。
所谓的防剥落结构其实就是在诱导齿上安装了一组特殊的弹性挂钩与导向板。
弹性挂钩能够在装甲出现松动迹象时,凭借自身的弹力紧紧勾住装甲,避免其直接脱落。
而导向板则设计得恰到好处,一旦装甲开始晃动,它能引导装甲按照特定方向滑落,而不是朝着履带的方向移动,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了装甲绞进履带的风险。
张坦看着图纸上那密密麻麻的标注与精细的设计说明,心中的震撼如汹涌潮水般难以平息。
防剥落结构跟刚才两种结构和技术的性质差不多,虽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却能够解决大问题。
能够设计出这种结构来,面前的这位火车司机对履带的认知,已经超越了国内,甚至是国外大部分的坦克大师。
周围的那些技术员们此时也看出了端倪。
“这防剥落结构可真是个神来之笔,有了它,咱们的坦克安全性能提升一大截啊!”
“是啊是啊,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装甲脱落带来的乌龙战损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