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开了。
丰景带着画好的画本子,去了官家的万印局,刻印出了上千本的连环画来。
然后他便叫了一辆马车,挨个去了水铺子、书屋、百货大铺还有小九重天,把这些连环画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但凡有客人来,就送一本给他们,就说这是真人真事改画,不收银子,白送给大家看的。”丰景招呼来伙计们,仔细吩咐道。
而丰苗便带着写好的戏文,去了瓦舍那边,掂了掂钱袋子,叫来好几家戏班子的头儿。
“有个赚钱的活儿,你们接不接?”
“近来城里有位闺秀,不惜以自己名声做赌,也要嫁到那姜家里去,你们只管把这戏文拿去台上唱一唱,再说这是真人真事,保准能吸人眼球,赚得盆满钵满,我还额外给你们一大笔酬劳!”丰苗眯起眼睛,说得条理清楚。
几家戏班子的头儿起初怕惹上姜家,还不太敢接。
可等丰苗一亮出身份,得知这就是姜家人自己安排的,他们顿时点头如捣蒜。
正愁没有噱头搞新戏本呢?
这不就是送上门的财神爷,他们求之不得啊。
于是乎,在丰苗上百两银子撒下去后,几个戏班子不仅在台上唱,还同意敲锣打鼓,走街串巷地唱,就为了把这事儿传开。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更别说还是这般大张旗鼓地传了。
区区两日的光景,看过丰景的连环画的人,就不下千人。
而在各处看过新戏的,更是数不胜数。
比起那些正经大事,男女老人们,都很爱看些京中名门的八卦趣闻。
眼下得知还有这么回事,人们简直惊掉下巴,立马口口相传开了。
午后,李清萍还在府里整理着箱柜。
她打开一个老榆木的柜子,摸着里面一件件的首饰,那都是她娘生前的嫁妆,李湖图全留给了她,平时极少打开。
“丹儿,你说娘留的这些,将来我拿去做了嫁妆,应该也不算寒酸了吧。”
李清萍说着,脸上露出了少女的羞怯,又咬唇道,“看我说的,这婚事还八字没一撇呢,我怎么……怎么就说上这些了,真不知羞。”
未等丫鬟回话,这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敲锣的动静,吵闹极了。
丫鬟赶忙抻脖子张望,“小姐您快听,是锣鼓的声音,”
“莫不是,姜家当真来提亲了?”李清萍呼吸猛的一急,又紧张地捏住衣角,“这姜家还当真是有些泥腿子习气的,怎么也该先来过问一下我肯不肯,再来提亲啊,这么做也太唐突了。”
嘴上虽这么说着,但她心里却是有着压不住的欣喜。
两个丫鬟叽叽喳喳,已经过来扯着她,朝门外去了。
“咱们快去角门那边偷看一眼,看姜家带的聘礼多不多!”
“是啊小姐,聘礼要是不够多,咱可不能嫁,就让老爷再磨磨她们。”丫鬟们也是没个轻重,笑得好生放肆。
李清萍压住激动,就这么左拐右拐,去了府内的角门处。
推开角门的一条缝,李清萍清楚地看见,有一些头戴大红花之人,正在前头开路。
李清萍脸上一阵臊红,正等着看,他们抬的聘礼箱子呢。
可谁知这时,却见这些人未进府里,反而就在巷子口,大摇大摆地唱上了!
其中站在最前头的,是一个身长玉立的男戏子,和一个花着丑脸的女戏子。
二人在一起咿咿呀呀,假装擦肩而过,女戏子又故意往男戏子身上一歪,媚眼如丝地故意碰瓷。
这时候,后面的人们也开始唱上了。
可唱的全是王姨娘安排的算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