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说,他们这伙人的行动都是为了一小撮人的目的而发动的,
而非如他所说的那般光明正大。
眼见林东维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林朝阳并没有停下,反而声音又清朗了几分,传遍了三角地,也传进了所有过来看热闹的学生耳中,
「同学们,通过刚才和林同学、邹同学的辩论,我心中生出了一些感慨。
以下这番话,权当是与大家交流。
你们都是燕大的学生,不管是智力水平还是知识储备都已经远超常人。
说句不客气的话,再过二三十年后,可能主宰这个国家前途命运的人就诞生在你们中间。
这不是我个人的想法,这是老百姓、是国家对你们的期望,你们是注定要搅动时代风云的弄潮儿————
林朝阳的声音并不如林东维那般慷慨激昂,但同样字字清晰、沉稳有力。
他一上来就将在场的燕大学子们捧到了崇高的地位上,顿时让学生们心生几分窃喜与自傲。
从他们上燕大以来,不管是亲人朋友,还是社会大众,又或者是学校政府,
对待他们的态度都如春天般的温暖。
诸多的优待确实如林朝阳所说,都已经将他们放在了国家栋梁的位置上,连燕大学子们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林朝阳终究是位名人,是中国文学界响当当的人物,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更有一种让人昂然的得意。
「但是——」
林朝阳的一声地有声的转折打破了许多学生的畅想,
他的神色严肃而认真,眉头紧,两道浓眉好似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用力挤压在一起,形成深深的沟壑,那沟壑仿佛凝聚了一个时代的沉重与期望。
眼眸中像是燃烧着两团火,燃烧着愤怒与关切交织的光芒。
「但是正因为如此,对于很多事情你们才必须要有更清晰的认知、更全面的思考、更理性的判断。
改革开放十年,我们接收了许多外来的事物,这些事物可能是新的思潮、新的理念、新的制度。
这些东西看起来都是很好的,但你们应当警惕,这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事物·——·
(以下省略1000字,懂的都懂。)
初春的三角地如往常聚集了一群学生,人头赞动,像这样的场面几乎每周都会发生两三次。
这些学生或许是在朗诵几首新兴的诗歌,或许是在讨论最近发生的国内外新闻,或许是在辩论某种刚刚被提出的论调或思潮·
有这些学生在,三角地永远是燕大最热闹、喧腾的地方。
但今天,似乎有些不同。
三角地响彻着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除它之外,别无动静。
那些平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学生们,沉静的站在冷冽的空气中,神情从漫不经心到专注热切。
在那声音情绪的层层递进之中,他们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凝重,眼神越来越清明。
那声音传递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火种,落在这些学生的心间,迅速蔓延成一片熊熊燃烧的火焰,烧的他们热血沸腾。
「讲得好!」
人群中不知是何人突然爆发出一句赞赏来,突兀却充满性情。
这声赞赏好像一声号角,让围观的学生们自觉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中饱含着炙热的温度点燃了三角地,也点燃了许多学生对林朝阳的崇敬之情。
正午的阳光从云层中层层透出,洒下金色的光辉,落在林朝阳身上。
他微微躬身,朝学生们真诚致意。
林朝阳最开始其实并没打算搞什么振奋人心的演讲,但今天遇到了林东维这样的人,感受到了燕大几年以来风气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