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科的曹待诏和人物科白待诏,同行的有十几个艺学生,都坐在马车里,此外还有几名翰林院的护卫跟随。>
再就是两位负责后勤的勾管太监,也坐在马车里。>
白小也没有坐马车,主要原因是舒适度太差,哪怕走官道,也能把人颠得欲仙欲死,因此,他与护卫一起骑马。>
马匹自然是去市场新买的,柳大人送的那匹好马,已经遗失在了平川。>
因为是坐马车,路上走得很慢,朔阳距离京城大约有一千六百多里,如果骑马,七八日就能到。>
而坐马车,恐怕要半个月之久。>
但正真走起来,却比白小也预计的还要慢的多,主要是这些画院的艺术家,实在没怎么出过远门。>
走到哪里都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随时都有可能停下来,欣赏风景,一边画些素材。>
看到曹待诏都没有制止,白小也自然不会说什么,反而热烈参与其中,就当旅游好了。>
出门写生,用毛笔其实不太方便,因此白小也制作了几根木炭条和一块速写板。>
快速的写生能力让一众画师又叹又服,连连惊呼不止。而路上讲的名山大川、奇闻异事、天文地理更是让这群土鳖们大开眼界,不知不觉间拉近了关系。>
白小也俨然成了采风团的中心人物,本来官职就高,大家见修撰大人没有一点架子,就更愿意围着他转。>
就这样,一连十几日,风尘仆仆的一行人,终于赶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朔阳。>
朔阳县属于云州管辖,又临近北部边塞,往北走不过一百里,就到了蛮族的境内。>
背靠着长河,这是大安的母亲河,长河在这里拐了个巨大的弯,高低地势差别很大,又河道收窄,形成了落差极大的瀑布,非常壮观。>
朔阳的西边,有座倒瓮山,造型像极了一口倒着的大瓮,因此得名,山顶很是奇特,有个巨大的平台,又临着万丈悬崖,因此极为适合观赏瀑布。>
此行采风,来朔阳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瀑布,而看瀑布,必须要到倒瓮山,才能一睹瀑布的全貌。>
来到朔阳界后,见到涛涛长河水,携着泥沙滚滚流下,声音隆隆不绝于耳,极为震人心魄,四周全是黄土大山,连绵不绝,壮观异常。>
众人一扫路途的疲惫,站在长河边,激动地指指点点,面露慷慨之色,不少画师已经按耐不住,打开画卷,提笔将心中的震撼画下来。>
曹待诏看了看天色,此时距离朔阳县城还有二十里,不能多耽搁,便招呼众人上车,继续赶路,希望天黑之前能到县城。>
这时,一骑快马从官道上奔来,是早上到县衙报信的驿卒,说朔阳彭县令已经等在县城门口,迎接众位大人。>
喜欢大安画圣请大家收藏:(.sodu777.)大安画圣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