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说是祝贺青青入选,在侯府设了家宴。
我原本是不想再踏进那安乐候府的大门半步,同青绾几人再有什么纠葛。父亲说,自从来了京城,一家人都没能坐下来一同吃个饭。这次,就算作告别宴了。
左右也不过是一顿饭而已,再说我也想去看看青青。我心里总是对青青有一份愧意。侯爷府因为我前些时日声名狼藉,又与青绾交恶,所以最终才上报了青青的名字。
虽然青青曾经同我说过,她并不反感入宫,但是正所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我总感觉是因我而起,代我受过,心生愧疚。
我去应个景,少说话,多吃菜,也就罢了。谅她们在父亲跟前,也不敢过分猖狂。只贴身带了兰儿,乘坐马车,算是熟门熟路,故意赶在午宴开始之前,进了安乐候府。
徐夫人与青青等人已经知道了御宴之上皇上对我的册封,迎上前来,皆兴高采烈地向我道喜。青绾面色略有尴尬,端坐于主厅,冲着我极不自然地笑笑。
我如今虽然是县主,但是并无品阶,按照规制,自然是应该向青绾与安乐候行礼问安。徐夫人是个极有眼色的,在我行礼之前就殷勤地拉住了。
七姨娘与青茵皆坐在不起眼的角落处,与前些时日的不可一世大相径庭,面容都露出憔悴来。
青茵自从出事以后,我这还是第一次见,整个人都瘦脱了一层皮,下巴尖尖,颧骨竟然也显得有些高了,面相上略带一些刻薄,与七姨娘又添一分相似,如同一个模具里面刻出来的气度。
尤其是见了我,原本消停地安坐着的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向我看过来。目光怨毒,狠厉,就像几把柳叶薄刃,恨不得将我削下一层皮,连血带肉吞进肚子里。
七姨娘与青茵断然不会反省检讨自己的过错,如今出了事情,酿成悲剧,她们总要找人为此背负责任,将满腔的恨意转移到别人头上,自己方才能够心安理得,作出一副受害人的姿态来。
罪魁祸首青绾是她们至亲之人,所以这顶帽子理所当然地扣在了我的头上。
我根本就没有必要辩解,也无法辩解,更不需要讨好她们,所以招呼也不打,自顾同青青和徐夫人谈笑。两个人被晾在角落里,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她们平日里如何为人处事可想而知。
三哥这些时日比较忙,没有陪同父亲前来。我知道,凉辞是暗里将清查那些假户籍的重任交给了他。因为是暗地调查,为了不引起他人怀疑,所以他借口熟悉户部公务,都是在别人休息的时间进行的,格外辛苦。
父亲将自己的来意同安乐候与青绾说起,二人对视一眼,一时皆沉默不语。
青茵竟然当先坐不住,站起身来,对父亲斩钉截铁地道:“我不回扬州城,说什么也不回去!”
“为父在同侯爷说话,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插嘴?此事由不得你做主!”父亲厉声呵斥道。
青茵在江南苏家时,最怕父亲,如今不知为何,胆气竟然壮了许多,看了一眼青绾,执拗地说:“我在京城尚且有姐姐给我撑腰做主,回了苏家必然受尽欺骂,我要留在京城,死也不回江南。”
听她的口气,分明就是受了青绾或是七姨娘的教唆。青茵一向不辨是非黑白,对七姨娘近乎言听计从。想来应该是七姨娘担心回了扬州,受其他姨娘讥讽,所以鼓动青茵留在京中。
父亲终于忍不住,看了一眼一旁端坐着好像没事人一样的七姨娘,冷声道:“闭嘴!我苏家的颜面被你丢得还不够吗?我苏子卿生平第一次这样被人指指点点,颜面扫地。”
青茵颇委屈地看了青绾一眼,见青绾沉默不语,并不帮腔,伸手指着我大骂道:“我怎么给你丢人了,我不过是受了她人算计,不像某些人勾三搭四,水性杨花,如今堂而皇之地住进麒王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