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铁血帝国 > 第二十二章 海军!海军!(4/5)

第二十二章 海军!海军!(4/5)

上一页铁血帝国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重伤清军突击队司令官蒋超英中校。“疾风”舰长杨天止少校立即接过指挥权,下令升起令旗:“各舰右满舵,与敌舰平行对射。”

“龙威”号上的刘步蟾见“扶桑”凭借装甲重炮,嚣张一时,为减少突击队的压力,命战列舰队对“扶桑”齐射,而装巡队则集中攻击敌殿后的“海门”舰。

十四时二十五分,清军战列舰队的第一次齐射削去了“扶桑”的主桅和指挥台,两分钟后的第二次齐射砸烂了其左后的一门240毫米装甲炮塔,三分钟后,使用九三式穿甲弹的第三次齐射将“扶桑”送入了海底。

一切那么简洁而有效,战列舰主炮集火齐射的威力,决不是那些吵吵嚷嚷的速射炮可以比拟的。

十四时四十分,装巡队使用305和210毫米主炮解决了排水量?吨的老式铁骨木壳巡洋舰“海门”号,于是,曾经浩浩荡荡开出佐世保军港,并制造了“仁川神话”的联合舰队至此仅仅剩下了“大和”、“武藏”两艘单薄的巡洋舰。

“快结束了。”

萨镇冰站在总司令身边,手中的望远镜已经交给了一名参谋。

“这才刚刚开始。”

刘步蟾应道,手搭在军帽帽檐上,凝望着被硝烟战火污染后的天空,似乎已经看到了下一场战争的情景。

“到那时候,对手会强大得多,而我们则要变得更强,直到超过我们的老师。”

萨镇冰随着总司令的目光望向天空,若有所思。

突击队七艘巡洋舰终于完成了转向,并将速度减为13节,以便增加火力接触的时间。

事实上,屠杀性的轰击进行了三十分钟,“大和”、“武藏”由军舰变成蜂窝,再由蜂窝变成火炬,燃烧殆尽后又彻底解体,分裂成几个扭曲而畸形的部分没入水中。

它们本可以投降,清军也可以选择俘获它们。

但是双方都选择了不同的路。

投降,多么可耻啊,那些死去的军官和舰员也许是这么想的。

那么中国人是怎么想的呢?

“都已经打成那个样子了,留着又有什么用呢。”

战后有位不愿意透露的姓名的舰长如是说。

“刘总司令的意思是全部击沉,不留一艘浮在海面上的日舰。”

也有人这么说。

最为流行却也从未被证实的说法是:“刘云总参谋长点名要求击沉‘大和’、‘武藏’两舰,为的是打击大和民族的自尊心。”

无论如何,决定朝鲜战争最后结局的大东沟海战终于在刘步蟾满意的表情映衬下落幕了。

四小时的激战过后,大日本帝国联合舰队几乎不复存在,全部八艘装甲巡洋舰中的六艘送给了水藻和鱼虾作大厦,全部十艘巡洋舰中最具战斗力的五艘化为废铁烂木,七艘炮舰中能远洋作战的四艘粉身碎骨,总计损失战舰十五艘之多,另有两艘装甲巡洋舰重创。舰员伤亡达4056人,其中绝大部分阵亡。

清军的损失在巨大的战果前简直微不足道:沉没、重创轻巡洋舰各一艘,伤亡336人。

从今日——1894年8月5日——开始,日本海军不再作为一支对中国舰队有威胁的力量而存在。

朝鲜半岛上的战局也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大东沟海战形势图之三(向上为正北)

说明:清军本队先(右舵左转)向东转,日军本队跟着急向东(左舵右转)转向,双方成战列线对轰。

松岛(1)先被击沉,之后严岛(2)、桥立(3)、千代田(4)相继被击沉,余下战舰企图逃脱(左舵向右)向南,被清军突击队阻截,清军本队在后奋力追击,

大东沟海战形势图之四(向上为正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铁血帝国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