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根杰,铁路运输只需15小时,从比尔根杰到加德满只需按正常行军速度走6天,再多花6天时间内就能抵达樟木山口。即便从局部战争角度,我们也无法支持印藏边境的大规模冲突。”
胡克悠然道:“正如你今天会上说的,交给藏军去办好了。”
“如果藏军失败了呢?”
胡克双手一摊:“那事情不就解决了吗?违抗中央命令的藏地方民兵擅自行动,藏地方政府因此遭到中央的严厉训斥,一切回复原状,若是英国人不肯罢休还要扩大战果,那么就是帝国国土遭到入侵,可以依法组建大本营,准备全面战争了。”
刘百良皱眉道:“以全面战争威胁英国人吗?”
“藏毕竟是中国的国土,而廓尔喀并非英国国土,在法理上来说,我军进入廓尔喀不算侵略英国,但英军若敢进入藏,就是**裸的侵略了,我军保土卫国,自卫反击,倒是公理所在。”
“以藏的地理形势,在交通问题解决之前,防守尚显吃力,采取攻势就是自不量力了。”
“虽然如此,在我们那个时空的第二次藏英战争中,英国人还是花了足足9个月才打到拉萨。”
的确,另一时空一五年版的历史教科书上记载着:1903年12月,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爆发。1904年8月,英军侵入拉萨。当年9月,英国与藏地方政府签订了《拉萨条约》,该条约事实上将藏变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当时的清政府拒绝承认该条约,各帝国主义国家也表示不满。经过中英代表的多次谈判,1906年4月,双方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条约在实际上肯定了中国在藏地方的主权,但却承认了《拉萨条约》中英国取得的许多侵略利益和特权。
“那个时空的清政府当然是无力保卫藏,但我们这个时空的中华帝国就已经强大到可以利用藏为跳板向南亚进攻了吗?我们的补给需要花三四个月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畜力、粮食才能从铁路终点线运到藏印边境,而对方却只需要花一两周时间并耗费比我们少得多的资源。地理形势和交通状况决定了我们的处境。为什么对俄战争时我们不把一支重兵放在蒙古方面,直接切断西伯利亚大铁路,让远东几十万军变成死鱼?因为我们在蒙古没有铁路,无力支撑重兵集团的供应。同样,当时我们为什么不得不在西北方面采取守势?因为我们的铁路终点距离战区太遥远,而对方的铁路则几乎建到了边界上,我们通过骡马大车运送同样分量的补给要比国人通过铁路运送多耗费几十倍的时间和资源。相较之下,我们在东北建设有较为优良的铁路网,能够迅速而高效地运送部队和给养,为相继集结于此的百万大军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在这个时代的大陆上,铁道就是一切!”
胡克摇晃着杯中透亮醇香的液体,叹气道:“以当前的技术和国力,修造入藏铁路简直是天方夜谭。”
“载重汽车和公路网的普及也需要漫长的时间,还有,必须考虑到川藏边的很多地方还处在半原始半封建状态下,在那些土司和领主的地盘上,中央政令只能在驿路沿线和驻军附近的一小块地区发挥效力。十五年来,因为改土归流而牺牲的人命数以千计,川藏边地区五年内有四名知县被害,军警因公殉职六百八十人,这还只是川边一地,后边还要改造全藏,废农奴,改封建领主统治为国家府县管理,这才是大问题,搞不好还要跟藏人开战的。”
“没错……如果真要在全藏废农奴,铁定有一大帮领主要造反。”
“藏民也越来越不老实,两年内托蒙古活佛上了三次书,要求中央给予专折奏事权,明显是想当藏王,不把驻藏大臣放在眼里了。”
原来自清朝派驻驻藏大臣以来,历代藏民凡欲向皇帝上书,须由驻藏大臣专呈,驻藏大臣可根据上书的内容决定是否转呈,以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