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铁血帝国 > 第一百八十九章 :龙与熊!世界岛对决!(五)(3/10)

第一百八十九章 :龙与熊!世界岛对决!(五)(3/10)

上一页铁血帝国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河流中间的地带。 国人称之为“连水旱路”。 冬季则可涉冰而行。 “连水旱路”可以缩短许多路程。 到17世纪30年代初,国人已经占据了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

在哥萨克的殖民过程中。 已经探听到了有关勒拿河的消息,并获得了一些前往勒拿河的路线资料。 沙俄政府在占领了西伯利亚的两大水系之后,还想占领第三大水系勒拿河。 于是,他们从北方的曼加结亚和南方地叶尼塞斯克两地同时派兵前去占据勒拿河。 哥萨克军队主要是通过下通古斯卡河的北路、上通古斯卡河的南路和古代埃文基人(即通古斯人)所经常使用的古道,沿连水旱路,越过大小众多河流来到勒拿河流域的。 他们沿河上下掠夺财物,建立据点。 先后建立了中维柳伊斯克、下维柳伊斯克和上维柳伊斯克。 1638年,国政府下令成立雅库茨克总督府,把勒拿河地区大片土地并入国版图。 此后雅库茨克成了沙俄进一步向东北亚地区远征地指挥中心。

东北亚的地理条件更为复杂,除了高山纵横、河流密布外,还濒临北冰洋和鄂霍次克海。 从17世纪30年代末,国哥萨克开始了向东北亚的远征。 他们主要是从勒拿河口入北冰洋走海路、利用勒拿河及其支流或走旱路到达东北亚各地、或者是通过几条不同的路线到达鄂霍次克海。 在逐步向东推进地过程中,沙俄殖民主义在这一地区建立了不少城堡和冬营地。 至17世纪50-60年代,哥萨克的足迹已遍及东北亚各地。 接着,他们开始向堪察加半岛挺进。 到1711年,整个堪察加半岛被征服,并入国版图。 国在占领了东北亚和堪察加半岛以后,又加紧了向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挺进。

在国向西伯利亚与远东的扩张过程中,也把扩张触角伸到了贝加尔湖和黑龙江地区。 17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 国以叶尼塞斯克和雅库茨克为中心,分别从西部和北部两个方向入侵贝加尔湖地区。 哥萨克在安加拉河流域建立了巴拉干斯克(1654年)和伊尔库茨克(1652年),在勒拿河上游建立了维尔霍连斯克(1642年)。 在贝加尔湖东北角由哥萨克建立了上安加尔斯克(1647年)和巴尔古津堡(1648年),于1652年又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 这样,**队大体上从北部用据点包围了贝加尔湖,为进一步南下和东进打下了基础。

从贝加尔湖南岸,**队一路南下直逼中国的蒙古地区,一直东进抵达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 进而入侵黑龙江。 国人在向东、向南的道路上,择水陆要冲建若干城镇堡。 例如,1658 年建立了涅尔琴斯克(尼布楚),1658 年建立了捷连宾斯克,1665 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1666 年建立了乌丁斯克等。 这些城堡对此后国地军事、外交、经济活动,以及与中国地通商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

17世纪40-5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 1643年哥萨克波雅尔科夫走勒拿河支流阿尔丹河。 再沿乌楚尔河流进入纽约姆卡河,然后翻越外兴安岭,走连山陆路,最后进入黑龙江支流精奇里江(结雅河)。 另一条路线是,从奥廖克马河起。 沿其支流图吉尔河到达黑龙江。 哈巴罗夫远征黑龙江走的就是这条路。 为了加强管理,1656年俄政府在奥廖克马河口设立了奥廖克明斯克堡。

国征服了辽阔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随即建立了行政、军事机构加以控制,实施殖民统治。 一开始。 整个西伯利亚由中央派遣的西伯利亚总督府管理,是当时俄八大总督府之一,下设州、边疆省、边疆区等军政合一的统治机构,后西伯利亚总督府又分为东西伯利亚总督区和西西伯利亚总督区,至近代逐步演变为东西伯利亚(首府伊尔库茨克)、阿穆尔沿岸(首府伯力,后改为海参崴)、草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铁血帝国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