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铁血帝国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决战之秋? (二)(2/3)

第二百一十八章 决战之秋? (二)(2/3)

上一页铁血帝国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本心的肺腑之言,赵飞雪与秦飞叶对视了一眼,心有灵犀地低头不语。

向蓝看在眼中,随即以胜利者的姿态转向中亚方面军参谋长胡惊怖:“既然北方军这边暂时没什么问题了,就请胡参谋长说说中亚军的问题吧。”

跟肖烈日同龄的胡惊怖,中等个头,身形瘦削,戴着副大大的方框眼睛,眼眶凹陷发黑,手中的笔不时在纸上计算着什么,一眼看去,很难把他这副老学究的模样,跟他那霸气侧漏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不过,作为胡惊怖在陆军大学首届速成炮兵科的教官,王直至今还记得,这位看起来怯生生的瘦弱青年,是如何用一把劈柴的斧头,把几个一贯恃强凌弱的大块头,从操场追到饭堂,再从饭堂追到澡堂,最后追进他办公室的。

早在甲午战争时,胡惊怖就跟肖烈日同在禁卫 第 914 章 团军参谋长,在伯力、赤塔诸役中更加凸显出他指挥大规模炮兵作战的特长,也因此在战后转任陆军大学炮兵科主任兼炮兵研究所所长,进行军事教育及教材编撰工作,开战后又兼任陆军炮兵总监,负责监理炮兵部队的编组、训练以及炮兵装备的分配、维护。

胡惊怖显然并不甘心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战中,身处后方、毫无建树,因此到处找关系,想在前线集团军以上的建制中谋一个“合适的位置”,却迟迟未能如愿。

如今,胡惊怖不但如愿以偿,还得以再次跟老战友、老搭档肖烈日携手合作,虽然不曾让他喜形于色,多少也显得有些踌躇满志。

听到向蓝点名,胡惊怖这才放下手中的笔。不紧不慢地应道:“那我就实话实说了。”

“中亚方面军目前下辖两个装甲集团军跟两个合成集团军,另直辖一个步兵军跟一个骑兵旅,合计十六个重步兵师、十四个装甲旅跟十三个骑兵旅。此外,方面军配属的 第 914 章 团共有四十一个飞行中队。

“连同各级直属部队,全军按正常编制应有六十万人、两千一百门大炮、一千五百部战车跟自行火炮,以及四百六十八架飞机。”

“实际上,由于上次作战的损失,加上使用过度、环境恶劣、维护不当等缘故,作为主要突击力量的装甲部队普遍缺编,可用的战车还不到正常编制的一半。各装甲旅不得不将下辖的战车营由两个缩编成一个。”

“其他机动车辆的情况也差不多。半履带装甲车跟轮式装甲汽车通常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需求。各种牵引车跟卡车总是有一半以上缺编或在修,不足的部分只好用马车来补充。”

“不过,马匹方面的缺口也很大。开战以来,方面军损耗的军马数以十万计。西北军区的马场早已不堪补充,而内地征调的农用马并不适合军用,死亡率极高。”

“本来就地征集也是一条路子,但由于政权建设跟政治宣传上的滞后,加上少数守备部队军纪败坏、胡作非为,方面军管制范围内的各地居民,对各种征收跟征购的抵制意识越发强烈。如此一来,马匹的就地征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远不足以弥补巨大的军需缺口。”

“再者。中亚军的运输条件其实比北方军好不到哪里去,本土的列车只能直接开抵距离前线两百五十公里的阿克托别,再通过马车、卡车跟急造轻便铁路,陆续转运到前线,随着方面军兵力跟技术兵器的增加。后勤压力也日渐凸显……”

听到这里,向蓝摇头打断道:“胡参谋长想说的,我大概明白了,跟前边秦参谋长的意思一样,归根结底,就是要车、要马,对不对?”

胡惊怖扶了扶鼻梁上那厚重的眼镜,双手扶膝,从容吐出两个字:“正是。”

向蓝一摊手,一脸的不容商量:“短短七天之内,战区也凑不出多少卡车跟马匹,对你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你们的困难,只能等到作战结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铁血帝国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