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军营行帐之内,李静虚听到田言的分析后,诧异的看了一眼田言,想不到田言竟是有如此远见,果真不愧是‘农家第一智者’。
不过,受限于信息的不对等,恐怕田言不会想到此次嬴政东巡帝国,将会在沙丘行宫役亡。
到时候,受限于将精力集中在匈奴身上,无法时时了解关中形势的扶苏与蒙恬,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恐怕亦会如历史一般,扶苏和蒙恬在赵高矫诏的圣旨下,自役而亡。
至此,秦帝国亦在二世胡亥的肆意妄为下走向灭亡,天下亦将重新陷入纷争,直至刘邦重新定鼎天下。
可惜,在此时有了农家鼎力相助之下,扶苏对于关内消息的掌控,恐怕是赵高等人所最不愿意看到的,如此,也可看出,赵高为何会执意想要铲除农家。
毕竟,以农家十万弟子的基数,想要知道什么消息,可说是轻而易举之事,那么,在这个前提之下,却是不知在嬴政突然死亡的情况下,赵高亦会否是按照原来的轨迹,瞒天过海,擅设矫诏,令扶苏自役的同时,扶持胡亥上位。
在经过一夜的讨论后,田言等人一致认为需要加强对于关内消息的掌控,以为应策,同时应尽快将眼前的匈奴人击退,令扶苏能够凭借此功勋返回咸阳。
咸阳,帝国的权利中枢,在嬴政东巡一事决策下来以后,帝国庞大的力量开始有条不絮的准备着东巡事宜。
而在嬴政开始按照计划东巡,离开咸阳,在帝国力量的守护下开始东巡,隐藏在帝国下的暗流开始流动起来,六国余孽连同诸子百家中的反秦势力开始联合,密谋嬴政,意图将其留在东巡的途中,令其难以返回咸阳。
与此同时,远在边关的李静虚等人汇同蒙恬,力劝扶苏攻伐匈奴,在扶苏的同意下,诸人献计献策,在有心算无心之下,同时在农家截获了一封来自咸阳传递给匈奴的消息后,蒙恬将计就计,一举将前来攻伐的匈奴击败,令得匈奴退避,远遁草原深处。
而就在扶苏兴奋于此次战役大捷之时,密切关注嬴政东巡事宜的田言等人,收到了暗藏在东巡队伍中的农家弟子冒死传递出来的一则消息。
嬴政驾崩于沙丘!
听闻这则消息的扶苏,在军帐内顿时昏厥,再清醒之时,经过再三确认,终于接受了这则噩耗。
于此,在沙丘行宫的赵高以及李斯等一系人在隐瞒嬴政死讯的同时,竟是快速达成意见,扶苏必须死,扶持易于掌控的胡亥继位。
由此,为了能够尽快将扶苏铲除,赵高,李斯等人在隐瞒嬴政死讯的情况下,竟是派遣使者快马加鞭来到扶苏以及蒙恬驻守的边关,意图在扶苏不知道嬴政已死的情况下,妄下矫诏,置扶苏于死地。
可惜,在扶苏与蒙恬皆知嬴政死讯的情况下,来此的使者自是不能达成目的,被扣押了起来,接受审讯。
同时,众人在经过商议过后,决定化被动为主动,毕竟,虽说李静虚等人皆知这则诏书是赵高意欲置扶苏于死地的矫诏,然而,天下人却是毫不知情,如若让人知晓扶苏概不奉诏,那扶苏就将背负污点,以此为由,赵高,李斯等人即可借助大义的名分,将扶苏置于死地,扶持胡亥上位。
因此,唯有先发制人,将嬴政的死讯昭告天下,同时将随行的赵高,李斯等人定为叛逆,如此,方能够助扶苏从这个陷阱中脱身,同时,借助这个契机,在匈奴已退的情况下,挥军南下,攻入咸阳,行清君侧之举。
在这系列计划争得扶苏的同意后,扶苏即将嬴政已死的消息昭告天下,同时将李斯,赵高等人定义为乱臣贼子。
这则消息甫一出现,天下立即哗然,随即隐藏在帝国之下的六国余孽以及反抗帝国统治的诸子百家之人立即蠢蠢欲动,发动叛乱,首先即是将驻守在沙丘行宫中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