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行者玄奘 > 第二章 弥兰陀所问经(2/4)

第二章 弥兰陀所问经(2/4)

上一页行者玄奘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到婆罗门教的神祠里去借。

玄奘也只是出于好奇,并没有想着一定要看,既然这里没有,也就算了。

看多了这种东西到底不太舒服,玄奘合上书,决定出去走走,散散心。

这座城市里最盛行的娱乐活动便是书,讲的竟是佛教故事。正被《摩奴法典》弄得身心疲惫的玄奘听到当地人绘声绘色的书,忍不住驻足倾听。沙弥圆觉和来自迦毕拭国的使者阿提伐摩也被这些故事吸引住了。

“从这里往西,在极西之地有一个地方,名叫巴克特里亚,”一个头缠白巾,腰扎泥些那的个子书人坐在篝火旁边,眉飞色舞地讲述着,“大约一千年前,巴克特里亚出了位梅南德国王,你们一定听过这个人吧?”

玄奘摇摇头,其它听众也都摇头。

书人得意地一笑:“我想,你们一定知道他,佛经上把他称为弥兰陀王。”

玄奘恍然大悟:“就是《弥兰陀王所问经》中的那个弥兰陀吗?”

“除了他,还有哪个弥兰陀呢?”书人惊奇地看了玄奘一眼,接着道,“此人也算是个圣王了,他学识渊博,智慧过人,对佛教又很崇敬,但同时又提出了许多问题和疑惑。比如他想知道像他这样未出家的人是否也能达到觉悟,如果能的话,僧人们为什么还要过禁欲苦修的日子?佛徒们只要虔诚供养佛陀的舍利,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为什么佛陀却告诫弟子们不要那么做?为什么佛教认为自我并不存在?涅槃是否是佛教徒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和所要实现的最终解脱?它的本质又是什么?法师既然知道弥兰陀王,想来也听过这些故事吧?”

玄奘点头道:“弥兰陀国王所提出来的问题,后来结集成佛教的经典《弥兰陀王所问经》。它回答了人们,特别是那些刚刚开始接触佛教的人们对佛教的疑惑和不解,因此很受欢迎。贫僧幼时便读过此经。”

“这就是缘法啊。”书人感叹道。接着,他开始讲述经中的一个故事——

大约一千年前,亚历山大率领他的东征军队渡过印度河,进入西北天竺,这片广袤的地区开始接受希腊人的统治。虽然亚历山大很快就退了兵,仍有不少希腊籍的军官留了下来,这其中就包括弥兰陀王的祖上。

又过了一百多年,弥兰陀王以舍竭城(巴克特里亚)为首府,建立起一个王国。这个王国的鼎盛时期,疆域从中亚一直延伸到西北天竺一带,包括迦湿弥罗及梵衍那。

随着书人的讲述,玄奘的思绪重新回到了那部自幼便读过的经典之中——

弥兰陀王继承了希腊哲人擅长思辨的传统,经中他“聪明博通,事无不练;以己所知,谓无酬敌。”他派遣大臣,迎请天竺高僧那先比丘到舍竭城,将他所能想到的问题全部提出来,对佛教一一发难。

“那先”在梵里是象的意思,据那先与一头大象同日出生,他的父母便替他取名为那先,当他成为佛教徒后,有人他是象王转世。

那先比丘是一位极具智慧的阿毗达磨论师,他用比喻的手法,轻而易举地解答了弥兰陀王提出的各种问题,把佛教中那些最微妙、最棘手的概念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弥兰陀王。

比如,弥兰陀王诘责他:“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他,你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人?”

那先比丘立即反问他:“大王,您的王位是谁传给您的?”

“我父亲传给我的啊!”

“您父亲的王位又是谁传给他的?”

“当然是我的祖父。”

“那么祖父的王位又是谁的?”

“曾祖父啊!”

那先比丘继续问:“这样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您相不相信您的国家有一个开国君主呢?”

弥兰陀王正容回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行者玄奘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