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行者玄奘 > 第十七章 为什么要记这个?(2/4)

第十七章 为什么要记这个?(2/4)

上一页行者玄奘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话音刚落,突然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赶紧捂住了口。

玄奘微微一笑:“呾叉始罗国,好像是迦湿弥罗的属国啊?”

“正是,”婆苏蜜多罗道,“那里原本也有国王,但是后来各派酋首豪族争权夺利,王族被屠杀怠尽,不复存在。曾役属于迦毕拭国管辖,近年来才归了迦湿弥罗,国内有不少阿育王时期建造的佛塔,每座佛塔都有圣迹和故事。”

“既如此,玄奘求之不得。”

于是,师徒二人先去瞢揭厘城向国王辞行,接着便同婆苏蜜多罗一起上路去呾叉始罗国。

三个僧侣从瞢揭厘城南门出城,一路往西南方向走了大约七八十里,前方出现了一条大河,这依旧是苏婆伐窣堵河,河东面竖着一座六十余尺高的窣堵波,同摩愉伽蓝那座高大的窣堵波比起来,这个塔实在是很不起眼。

谁知婆苏蜜多罗却望塔礼拜道:“这里便是佛陀涅槃后,上军王迎回佛骨舍利之后,专为安放舍利而建的。”

“哦?”玄奘深感惊讶,“那可是一个著名的圣迹啊!我们不要空过,进去瞻礼一下吧。”

这一提议得到了婆苏蜜多罗和圆觉两兄弟的同意,于是三人找船渡河,绕塔礼拜。

离开供奉佛骨舍利的窣堵波,三人一路往东南方向行了大约二百余里,眼前出现了一座大石门,这里的地面呈绛红色,地上生长着一种红色的草,连周围林木的叶子也多为红色,且颜色黯淡无光,使人顿生凄怆之感。

“这是什么树?”玄奘来到一棵树前问道,“看这枝叶的形状倒有些像娑罗树,只是,为何叶子是红色的?”

“这就是娑罗树,”婆苏蜜多罗答道,“这地上的草便是吉祥草,与别处的原无不同,法师看到它们呈红色,是因为这里便是当年摩诃萨埵王子舍身喂鹰的地方。”

玄奘“哦”了一声,“摩诃萨埵王子舍身饲鹰”可是佛典中非常出名的一个典故,想不到竟发生在这里!

婆苏蜜多罗接着道:“当时王子见两只鹰雏卧在路边,已经不能动弹,知道是因饥饿所致,于是就用竹子刺破皮肤,用流出的鲜血来喂鹰雏。这里的地面为王子的血渍所染,遂成斑斑红色。虽历多劫,这血色至今不变。”

玄奘感叹不已,圣地果然是圣地,一草一木都有来历。他虔诚地合十礼拜,又上前细看,却见那红色草叶上还有深色斑点,如斑斑血迹,更显得逼真。

两日后,三人来到呾叉始罗国的都城。这里土地肥沃庄稼殷盛,到处是泉流飞瀑花果繁茂,倒是个风景怡人的好地方。

“我们到竺刹尸罗那城了。”婆苏蜜多罗道。

玄奘心中一喜,脱口而出:“便是法显大师来过的地方吗?”

“法显是何人?”婆苏蜜多罗奇怪地问道,又看了看弟弟,圆觉也是满脸困惑。

玄奘忙向他兄弟二人解释:“法显是两百年前,汉地的一位高僧。他曾以花甲高龄西行,来印度求法习律,九死不悔,实为玄奘平生最敬佩的前辈。”

圆觉恍然大悟:“原来师父并不是第一个从汉地来印度求法的!只是师父怎知那位法显大师来过竺刹尸罗那?”

“是大师的著作告诉我的,”玄奘道,“大师回国后,除翻译带回的律宗典籍,还著有《佛国记》一书,讲述了他所经历过的国家和城市,其中就包括竺刹尸罗那。”

“为什么要记这个?”婆苏蜜多罗不解地问道。

玄奘道:“记下自己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可以让后世的人们都从中受益。比如我读了大师的这部著作,就明白了‘竺刹尸罗’这个城名的由来。《佛国记》云:‘竺刹尸罗者,汉言截头也。’的是当年佛陀行菩萨道时,曾以一千颗人头施于此,此地因此而得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行者玄奘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