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凑足五百之数。”
需要如此吗?玄奘暗想,佛门弟子,何必如此着相?
但他没有什么,且听僧伽耶舍长老继续讲下去——
迦腻色迦王觉得这迦湿弥罗又热又湿,恐怕不适合那么多圣者居住,于是便想将结集地点设在王舍城大迦叶结集的石室之中。
胁尊者对他:“不必如此。那里外道众多,异纷扰,应答辩论尚且忙不过来,哪里还有精力撰写论?依聚会众僧的意见,还是喜欢这迦湿弥罗,这里四周山岭坚固,田地肥沃,物产丰饶,并有药叉守护,乃是贤士圣者奔趋之地,神灵仙人活动之所。”
其余众僧的意见也均是如此,异口同声地道:“就这里最合适。”于是,国王自然采纳了大众的意见。
这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青年沙门来到国王专为集结佛经而修建的寺庙门前,要求参与佛典的集结。
众多的高僧罗汉都瞧不起他,对他:“你烦恼尚未除去,议论荒诞不经,还是先回去好好修行几年再来吧。”
谁知这个沙门却不屑地道:“各位贤士对于佛法,想必已经没有了疑惑之处,正要撰写正确经论,准备代佛陀施行教化。我虽然看上去不学无术,但也略知佛法的精微要言,三藏的深奥字,五明的至高真理,我也曾深入研究,得知其中要旨。”
众罗汉道:“年轻人,讲话不可如此狂妄。你应该退到静处,赶快证得无学圣果,然后再来这里,为时也不算晚。”
那沙门哈哈笑道:“我要想证得圣果,就像打个喷嚏吐口水一样容易。但我立志追求的是佛果,却不会像你们那样,专走偏僻道。你们若是不信,我现在就把这个线团抛起,在它尚未坠地之时,我必当证得无学圣果。”
众罗汉当然不信,斥责道:“狂妄自大的人,就是这个样子的啊!”
于是那沙门向天抛出线团,空中立刻便有天神现身接住,对他道:“你在做什么?你当在今生证得佛果,然后继任弥勒之位,三界之中最为尊贵,一切生灵都将仰赖于你,为什么却要在这里证此果?”
见此情形,众罗汉不由得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赶紧向他谢罪,尊奉他为上座,凡有所疑义,都来请他来裁决。
这个来砸场子的青年沙门,就是著名的世友法师。
随后,世友法师同其余四百九十九位高僧一起,编纂了三十万颂的论书,总计九百六十万字,详细解释了佛法三藏,一切主体、枝节,无不彻底研究,深奥、浅显之处,也全都详细探讨,将原本纷乱繁杂的佛经重新统一起来。
迦腻色迦王自然十分高兴,随即下令,将佛经镂刻于铜牒之上,再封存于石函中,又专门建造了一座佛塔,用来保存经典。然后,他便率军返还首都犍陀逻,走到西门之外,面向东方跪下致敬,并将这个国家全部施舍给佛教僧徒。
这个法与《国志》上所的不太一样,但都明了一点,那就是,迦湿弥罗是被圣王施舍给僧侣的。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