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行者玄奘 > 第三十章 再遇般若羯罗(2/4)

第三十章 再遇般若羯罗(2/4)

上一页行者玄奘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则必须照办无误,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连创世神梵天都不能幸免!

既然天上的诸神都必须按照婆罗门的意志行事,可见这些人间的神,根本就不是什么梵天的“仆人”,而是统治宇宙的神中之神了!

这样的地位,难怪可以为婆罗门赢得丰厚的物质享受和特殊的法律地位。他们可以在触犯法律的时候,得到诸神授予的“豁免权”。

而且,由于向婆罗门馈赠礼物的人,可以在今生或来世得到种种报答,婆罗门们很快成为巨富。这也是他们所祭祀的诸神们,永远都无法享受到的。所以,婆罗门作为人间之神的地位,很难被取代。

色跋罗念完那个谒子,仔细观察玄奘的神色,却发现这位法师的脸上并没有流露出那种寻常人常见的敬畏表情,不禁微微有些失望。

他却不知,玄奘心中的失望不逊于他——本来是想听些有趣的故事的,谁知绕来绕去,最终又绕到了“婆罗门至上”的种姓制度上。

至于,玄奘并不因此害怕什么,是因为他早已见识过诅咒。这种纯精神的攻击对于一个真正的信仰者来,从来都是无效的。

谢过色跋罗后,玄奘回到禅床上,结迦趺坐,静静地思索着。他知道,这个世界很不完美,莫要什么“众生平等”,便是人与人之间,也难得平等。

可难得归难得,不见得就不追求了。中国自古就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一法,虽然这个法极少被当真,但至少还有这么个法。这种追求、这种法本身也是一种期望。

而像印度这样,从宗教、道德乃至法律的层面上支持这种不平等,却是他从未见过的。

他想起国内有些老百姓,虽然也很苦,但他们之中总还有人时不时地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口号。而那些胆子的,安分守己的,则行善积德企求来世。就算希望再渺茫,总归还有个希望。

而印度的婆罗门却为自己编织了一个不可超越的神化地位,并且他们的经典认为,首陀罗和旃荼罗是没有来世的,他们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希望”。

这也就是为什么,出身婆罗门的僧伽耶舍大师会对身为讫利多种的迦湿弥罗国王祭拜神庙的行为持鄙视态度了。

在这种情形之下,佛陀能够建立一个宣扬“众生平等”的宗教,给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一个希望,这是何等的不易!玄奘虽未生活在佛陀的年代,却已能感受到那如同刀光剑影般的争斗!

自从佛教和耆那教在印度兴起,婆罗门教就渐渐的有些衰落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印度半岛的宗教呈三教鼎立之势,各教派之间通过论战来分辨正邪,吸引教众。印度的宗教辩论之激烈也就可想而知了。

印度是佛陀诞生的国度,却有着如此严密精微的逻辑学和辩论方法,对于在宗教辩论中失败者的处置近乎残酷和血腥。玄奘初到时对此很不理解,现在他终于有些明白了——须知一场论战的胜败不仅关乎荣辱,更直接关系到论师所在宗派的前途和既得利益。对于参与辩论的人来,每一场论战几乎都是在以命相搏。因此,当他坐在论台上,他便赌上了他的全部权利乃至身家性命,他必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这中间的过程可谓是险象环生,不亚于一场战争啊!

在婆罗门天祠内睡了一宿后,玄奘与同行的商队告别了这些热情的婆罗门教徒,继续前行。

又行了一日,他们来到奢羯罗城。这里是磔迦国的故都,玄奘去时,城垣已经崩坏,可是基址犹存。周围有三十多里,其中更有一座城,周长不过六七里,看来是古代王城的遗址。城中居民,倒也十分富裕安宁。

要这里比阇耶补罗城强一些的地方就在于:一进城门就看到一所佛寺,里面有一百多个僧徒,虽然研习的是乘佛教,但玄奘依然很舒心——至少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行者玄奘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