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到佛教寺院去投宿了。
寺院的旁边还有福舍,专门用来救济贫困居民,施舍药物和食品,并为旅行者提供衣食,解决他们的旅途麻烦。
尤其令玄奘感到高兴的是,在这间佛寺中,他居然见到了自己中亚路上的伙伴般若羯罗法师!
“自迦毕拭国一别,已是两年未见,不知师兄一向可好?”玄奘坐在般若羯罗的禅房内,问道。
“不及与师兄同路之时多矣,”般若羯罗笑道,“那时行路虽苦,总还能共参佛法,现在做了国师,反倒有些不自在。羯罗已经上奏国王,许我暂时辞去这个职位,好去那烂陀寺求学一段时间。”
“去那烂陀?”玄奘惊喜万分,“玄奘也正要去那里,这么,又要与师兄同路了。”
“这便是羯罗与师兄的善缘了,”般若羯罗开心地笑道,“大王初时不放我走,我早有声名,何必再去求学?羯罗便跟大王:‘王上,您听过玄奘法师吗?他在迦湿弥罗的时候,让这个国家所有高僧都为之折服,声名早已传遍整个北印!可尽管如此,他不还是一心求法,无有止境吗?’听了羯罗的话,大王无言以对,只得放行。”
“阿弥陀佛,”玄奘合掌道,“师兄谬赞了。”
般若羯罗接着道:“大王只跟我,去那烂陀可以,但他要羯罗无论如何都要途经羯若鞠阇国,会见尸罗逸多大王,以通两国之好。师兄可准备去那里吗?”
玄奘点头道:“羯若鞠阇国与摩揭陀相邻,国中圣迹很多,玄奘一定会去那里的。”
般若羯罗大喜道:“还记得过黑岭的时候,就羯罗和师兄两个人,那个时候又担心迷路,又担心遇到强盗。这次可不同了,大王专门派了一队侍从做手力,护送羯罗去那烂陀寺。我看师兄身边也有商人为伴,加起来总共有三十多人,倒也是一支像样的队伍了。就算是强盗来了,只怕也得躲着我们点儿。”
玄奘微微一笑,他觉得般若羯罗实在是过于乐观了。记得当年从高昌国出来的时候,也是三十人的队伍,不还是遇到了强盗吗?更不要,离开素叶时,统叶护可汗派了一队骑兵护送他,照样有不长眼的盗匪拦路。
不过,他没在乎这个,因为还有更重要的问题要问:“前些日子,玄奘经过阇耶补罗城,那里竟无一座佛寺。玄奘不明白,这磔迦国的国王真的信奉佛法吗?若是信,怎么能允许自己国内的一座城市里完全没有佛法的存在?若是不信,又为何会拜师兄为国师?”
般若羯罗笑道:“大王是信佛的,但也信婆罗门教。师兄你觉得奇怪吗?这个地方的人大都如此,好学多闻却又邪正兼信。”
玄奘果然觉得奇怪:“何为邪正兼信?”
“就是他们往往一个人信好几种宗教或宗派,有些婆罗门教徒也相信佛教的轮回学,有些佛教徒也接受婆罗门教的等级之,这在别的地方是没有的。”
这在中原倒是很常见的,玄奘想,既信佛又信道,还信民间鬼神的人太多了!想不到佛国也有“见神三分敬”的地方。
但细细一想又有不同,阇耶补罗城那座天祠里的教众,虽然敬他这个沙门,却依旧执著于他们自己的信仰。所谓婆罗门教徒接受轮回学,以及佛教徒接受等级之,想来不过是这两种宗教在数百年的争斗中相互妥协的结果。
玄奘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很不喜欢这种妥协。
般若羯罗还沉浸在与玄奘重逢的喜悦之中,他热情地介绍:“这奢羯罗城附近还有一座大浮图,高大庄严,乃是当年世亲菩萨著述《胜义谛论》的所在,又是过去四佛法和经行的地方,塔内至今还有四佛坐迹留存。而且此塔就在去往中印度的必经之路上,等到了那里,我带师兄去看。”
“多谢师兄。”玄奘合掌道。
数日后,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