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三十六章新手上路(1/2)

第三十六章新手上路(1/2)

上一章农妇山泉有点田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扣蟹,顾名思义,就是说那蟹苗有扣子般大小,一般在五十到一百只每斤。这是养殖海子的一些专业术语。通常在江汉平原上的河蟹养殖户,年初进的苗种基本上都是扣蟹。当然,并不是说苗种一从外地进过来就可以直接放到海子池中,而是要等到当天的水温升到最高时,再将小扣蟹连着筐子放进水里然后又提出来,如此反复多次,等海子苗适应了这里的水温,再放进去,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扣蟹的成活率。

等人的功夫,杨伟也没闲着,他在向肖四讨教关于河蟹养殖方面的一些问题。至于肖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看时间差不多还有大半个小时那些人才会过来,就压不住心中那股好为人师的yu望了,对于杨伟提出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两人相谈甚欢,过了一会,其他和肖四约好的几个养殖户也都一一带着筐子水桶过来,开始将车上的海子苗卸下来,打开筐盖便每人选几筐开始挑拣。要想海子养的好,种苗是关键。首先就要选那规格大小一致,全身脚爪齐全,体质健壮,外表看起来没有伤病,爬行活跃的,当然了,绿壳的绝对不能要。那些小绿蟹都是性腺发育成熟了的,放到池子里光吃饲料它还长不大。

这肖四做事倒也算得上是干脆厚道,站在一旁登记过秤收钱,看着众人将一筐筐的小扣蟹苗翻来覆去地挑拣,笑道:“反正东西都在这里,你们慢慢捡,到最后剩下的都是我的。”

不过这话他也说得过去,这回到江苏去进的苗种按照各种规格,大小都差不多一样,然后又没有那种蟹壳发白活动不畅的,就连小绿蟹,杨伟翻了两口筐子,就没发现有这些东西。

过了秤,又按照框中的小格子点了点数,按照每亩一千两三百只算,三十亩就要四万只。每只小扣蟹加上运费算是两毛一,比本地产同种规格的海苗要高出一分钱,不过看看质量,杨伟还是觉得可以算的过账来。一共是八千四百块钱,除去前两天给肖四婆娘的两千块钱,杨伟又掏了六千五。多出来的那一百是给肖四的信息费,前几天就说好了的。

哥两个在肖四家找了个两轮的板车,将几百斤蟹苗搬上去,呼儿嘿哟地拉到农场的海子池里,先用个网箱放着,过了几遍水。按肖四说的那样等蟹苗一一吸够水分,并且适应水温之后,再打开网箱,将这些小家伙放到海子池里去。看着几百斤小扣蟹转眼间就爬了个无影无踪,杨伟心里也很是激动。到了下半年,这些都是钱啊!

放了蟹苗,并不是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还有好多事都要跟着做的,比如说现在兄弟俩个就一人扛了一把铁锹,穿上水裤,到池中去造蟹岛。蟹岛也就是一个个的高出水面的土墩,是海子平日里寻食和休息的所在,晚上也可以爬出水面活动。

做好这些,杨伟便骑车又朝肖家潭子去了,他要去进海子食。先前和肖四说好了,因为还没有买冰柜,所以这几天的饲料都要到肖四家去拿。

河蟹养殖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养殖户都采取了两头精中间粗的投喂原则。在春季,因为都是幼蟹,刚刚进过来的种苗对于新环境还不是很适应,就要投喂一些腥气大的开口饲料。好让小扣蟹尽快的产生食欲从而进食。

杨伟从肖四家出来的时候,车后架上就多了个蛇皮袋,里面装着七八斤冻结成块的小杂鱼,便是今天晚上带明早的螃蟹食。这种小杂鱼都不大,最大的不过寸半,都是年前人家鱼塘里干塘的时候去捡的“湖脚”,也就是些不值钱的东西,通常都被养殖户称作“猫鱼”。意思就是这玩意只有猫才会吃。

回到小屋,把昨天杨宝山专门给他锯出来的一个大木墩子搬了出来,杨伟将袋子里的猫鱼块放到木墩上,便开始拿刀一点点地往下切,然后再将切下来的鱼块剁成沫。看看面前的一大堆碎碎的鱼沫,估摸着怕有个三四斤了,停下手点了根烟,杨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农妇山泉有点田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