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要嫁好过那家数倍的才可。
沈氏听着这话时,想的是林书茹日后生活的富贵荣华;林二爷着这话时,却是想的自己如何攀附着荣华富贵。两人想的虽不在一处,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林书茹得嫁得好,最好是能嫁得十分百分的好。
沈氏以为林二爷出去外头早出晚归的活络相看的,是嫡女的婚事,见他活络回来个官儿,自然是失望的。
可无奈的是,能指望的人终究只得林二爷一个。
那头隔着房的大老爷和顾氏,从前时而会提起些个上不得台面的人家,沈氏听着就蹙眉头,也分不出那头是真心还是好意,耳根子还软,听林二爷气急败坏地将那大房上下好一顿数落,也觉着一星半点的不是滋味:为何他家那庶女都能嫁个门户好的?她这宝贝疙瘩一样的林书茹却撮着往那户的杜家?
顾氏听着李迎家的,笑得越发勉强。
明明是好心帮着,却被全然当成了驴肝肺,真是一腔苦水没地儿倒,没地儿。
等得沈氏和林书茹从南音寺里回来,老太太都坐不住了。问陈妈妈二爷去了哪儿,陈妈妈道是出去吃酒了,还没回来呢。
难得休沐一日,这可真是好了,人都找不着,吃酒去了,这姑娘的婚事到底是管还是不管了?
薛姨娘站在旁瞧着好笑,想着自家丫头寻得这门好婚事,更是由衷的开心,面上便起了洋洋得意的神色。
沈氏听林二爷竟出去吃酒了,眉头蹙了蹙,扫眼见到薛姨娘这般高兴,心里头老大的不痛快,又不是尖利的与人结怨的性格,便将她这神色狠狠记在心里头,遂紧了紧交握的双手,并咬咬牙。
林书茹同沈氏出去的这趟虽是行得不远,但总算是出了几日门,林书茹还是捎带了些东西回来。将黑檀木的簪子送了给老太太,又挑了几样分送给顾氏、大老爷以及家里头的几个兄弟,剩了一把青檀木梳一把桃木梳,林书茹拿不住那把比较对林琴茹的胃口。
从老太太的屋子里出来,林书茹拉着顾氏问,顾氏笑道:“送哪把都无所谓,你瞧着送去就是。可那丫头情绪不好,家中姐妹几个也就你能同她上话儿,伯娘想让你得闲儿时,陪她去知心话,可好?”
顾氏这一番话得极是委婉,讲明了希望林书茹得闲时去瞧瞧林琴茹,陪她话儿,可谁也都知道,姑娘家成日待在家中能有个什么事情。林书茹猜,或许她老爹林二爷在同大房坳起架时真了许多不好听的话,要不然平日里顾氏会直接句让林书茹去林琴茹那头坐坐,可不会道得如此拐弯抹角。
想及此处,林书茹又想到那杜家曾氏,第一回见着她时满心满意的笑,后被老太太和沈氏轻慢得没了踪迹,心里头就有些不大好受。
总归她是已经做好了几分准备的,不论是在林辰光的院子里默默同杜泽下棋时,还是盘腿坐在屋中炕上翻看着被杜泽改头换面的话本册子。即使心里头没有那么波澜涛涛搅动心扉的情丝,她也因着这份准备而存了于杜泽的几分希翼。
如今骤然间被林二爷这一捣弄抹平了前路,林书茹茫茫然,不知所措也不可奈何。
实话,她还真是很羡慕大房的孩子。就是林棋茹那样的不得宠,大老爷也都会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帮她寻个家境不错人品不错的亲事。
老实,她对林二爷真没什么信心,主要是林二爷此人在林书茹的脑海印象里,还真没办过什么特别靠谱的事。
如今听他那杂造局的官儿,不过是疏离京都兵物抄册备案的官儿,卡着兵部各局的规制咽喉,却偏偏品级不高,不重要却又几分的权利,重要吧,还真是个芝麻绿豆般的丁儿,也不知他是从哪处活络上的,倒是林大老爷跟老太太了,不是他出力的。
林二爷自得了这个官儿,连月见苑里谢姨娘见他的次数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