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女孩坐着念她的章:“父亲来学校给我送伙食费,他找到我时,黝黑的脸上总是汗晶晶的,然后父亲那双粗糙的手伸进怀里,掏出一个布包,解开布包,把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递给我。 他走的时候,也从不让我送他,父亲的背影我几乎没有印象,只有他那双粗糙的大手,我不能忘记。要背,一是永远忘不了母亲的背,从我几乎是在妈妈的背上生活的,六年学妈妈背我上学。二是新来的柳老师柳校长的背,她有回背着我家访,来回的山路几乎把她累瘫了。三是同学的背影,还是同学的背影就给我深刻印象。进了学校后,妈妈就不能留在学校,是同学们轮番背我进进出出。我记得一个个写满了爱字的背,而不是背影。”
教室里沉默了。忽听得有饮泣声,坐在教室右后角的一位女孩在抹眼泪,艾教授缓缓走过去,见她的桌上有张写满了字的半张纸,他拿起来一看迅速的扫瞄了一下,然后翻看了她的课本扉页,上面写着柳依依。发现她有轻微的兔唇,可能不良于朗读。
艾教授回到讲桌:“请大家听一听柳依依同学是怎么写的,我代她读:我生活中没有父亲的背影。我们兄妹四人,我是最的。母亲生下我的第二年就得病死了。为了养活全家,很的时候,父亲就去山西煤窑挖煤,为了多挣钱,节省路费,一去三年,一直没有回来过。父亲挣的钱每月都往家里寄。但是第四年煤窑塌方,父亲同一起干活的工友十个人的宝贵生命没有了。我爷爷去山西,背回了我父亲的骨灰,我从父亲身上掏出一张照片,是我们兄妹四人的合影。可以想像父亲每时每刻都在想念我们,奶奶,父亲在阴间会看到我们,只是我们看不到父亲了,每当看到我的同龄人拉着父亲的手或俯伏在父亲的宽阔的背上,我是多么的羡慕。朱自清无论怎样伤感他父亲的辛劳和不断衰弱,但他是幸福的人,因为他还能看到父亲的背影。然而我再也看不到父亲的背影,我享受不到生而有父亲的幸福。”
教室里一阵沉默。这不是鲁迅的“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的那种沉默,是介于灭亡和爆发的渴望一丝希望的沉默。
一位男同学举手,站起来却愣了一会,他把手写的本子放一边,望着天花板:“柳依依同学看不到父亲的背影,我们理解和同情她心中的苦。我虽然能看到父亲的背影,但是内心并不愉快。父亲的背影有点歪屈,同我祖父的背部一样,那不是遗传,都是长期沉重的负重引起的,我不忍看到祖父和父亲的歪屈的背影。我祖父中年在外面打过工,我父亲年轻时就外出打工。我不知道我的未来是不是也要走祖父和父亲的农民工的路,这条路上多的是付出和艰苦,少的是收入。如果我还是走父亲的艰难的打工路,可以想见走出校门后,我的背影也会慢慢的歪曲。”
这堂课上的很沉闷,也只有在这个贫穷的山区学校的教室里能上出这样的沉闷又令人印象深刻的语课。恐怕朱自清生前也难以预料到日后他的《背影》会在中国的豫东南的一个山区中学教室里,被一位白发老教授演绎成这个样子。而且怕是《背影》被进入教科书以后,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沉闷效果。
“同学们的回答很好!”艾教授语气肯定,为的是驱赶教室中的沉闷,“父亲的背影很丰富,读不尽不完,随着你们的长大,你们会懂得更多的父亲的背影。”
简也听了这堂语课。吃过晚饭后,简陪艾教授在学校简陋的操场散步。“艾伯伯,柳校长的语课上的好,是大家公认的。可是你这堂语很别致,能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我很同情写《我生活中没有父亲的背影》的柳依依女孩。我的时候也同样很羡慕别的孩子拉着父亲的手,好在我的父亲还在,一直关心我,给我父爱,尽管不是我的生身父亲。现在电视上有许多寻父寻母的,我是否是个另类?我对生身父母没有什么渴念,他们生下我就遗弃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