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设计是为了防止人民代表脱离群众,成为特殊的权贵阶层。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国家必须由人民直接管理,人民管理国家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人民代表会议,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必须来自于普通民众,随时接受民众的监督。这是一种直接民主,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代议制民主;这是一种现代民主,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少数服从多数的选举民主。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脱胎于马克思所设计的人民会议制度,但是,由于中国至今还没有建立科学的完善的选举制度,在人大代表选举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得一些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缺乏血肉联系,人大代表不能直接对选民负责。比如,在人大代表选举的过程中,由于实行了下级选举上级人大代表的间接选举制度,从而代表脱离了选区群众。我至少很多年没有用选票来选人民代表了。”
“我可不适应你们的正襟危坐的人大会议,时间允许的话,我带你去看一下我们议会商讨的活跃情况,不这些了。总之,我以为马克思的理想就是要使人民的生活过的好,社会没有特权和**。我们欧盟中一些国家,包括我们德国在内,人民享受全民医保,就业率高,环境污染不断得到治理,山清水秀,社会稳定。这不就是马克思所希望的吗?在我们德国,即使政府高层官员生病,也不享受特殊的医疗服务。他们住的房子,也不再是以往德国贵族的豪宅。比利时国王生病,他要求同普通病人一样的治疗,不要求特殊化。自由平等,只不是马克思所希望的吗?”
艾教授沉默,他望着外面的雨没有停下的意思:“真希望在马克思的旧居楼住上一宿。”
“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绿娣立即吟诵陆游的两句诗,“这是我嫂子洗婴教我的,很有意境。”
“可是,马克思的故居是丁香花,难怪他同燕妮的通信中赞美丁香呢。”
“艾,你一定很熟悉马克思。”
“我们那一代中国人,都对马克思有兴趣——雨中走一回吧!”艾教授提议。记得同女弟子尚未拖拍的时候,还是一种师生关系,但很亲密,两人常在雨中走。艾教授打开油布伞,旁边是娇玲珑丰满的欧洲姑娘,他口中吟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绿娣听了艾教授富有共鸣性的男低音,侧过脸:“这诗句很动听很美,艾,你原来是诗人啊!”
“哪里,这是我国已故现代诗人戴望舒写的《雨巷》中的一段,被选入我国中学课本。”
这时艾教授已化入《雨巷》的意境,不慎脚低一滑,碰上绿娣,绿娣忙拉着艾教授,但两人还是跌翻。好在接触地面的是绿娣,艾椿是倒在绿娣身上的。如果不是这样,相反的形式,老人怕有受伤的可能。
“没事吧?艾!”绿娣在底下忙问。
艾教授忙去扶绿娣:“没伤着吧?”
“这算啥,我在学校参加课余柔道组的。”绿娣借助艾教授的手,一咕噜起身,笑着:“艾,我们咬尾了。”
“我得赔偿你的损失。”艾椿看绿娣真没事,高兴的作诗:在雨中跌倒,不哀怨不彷徨;在雨的旋曲里,没有消了她的颜色,没有散了她的芬芳。”
绿娣捡起地上的油布伞,看了看:“还好,没有坏,这是我洗婴嫂的家传宝贝。艾,你原来是伟大的诗人呢。”
“抄袭诗人。要诗,你今天就是一首好诗!”事后,艾教授回忆雨中两人跌倒情景,感觉上深刻的还是绿娣的身体特别的柔软,身体柔软的女性一般都比较善良聪慧。
第五天晚上,洗婴终于坐下来同艾教授交谈。
“听绿娣,你丈夫因交通事故受伤了,现在情况怎么样?”
“那是半年前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