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铁血帝国 > 第一百八十四章 铁流(十三)(1/3)

第一百八十四章 铁流(十三)(1/3)

上一章铁血帝国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第一百八十四章 铁流(十三)

“唐努乌梁海么……”

听到苏三岭提起,千桦不禁回想起另一时空中早已被大多数人遗忘的一段公案来。

唐努乌梁海(俄名唐努图瓦),位于外蒙古的西北,北至萨彦岭,南到唐努山,是一个群山环抱的盆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1913年人口统计为52300人,以乌梁海人为主。

在另一时空的21世纪,唐努乌梁海实际上应分为三部分:“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图瓦共和国以西直属俄罗斯的部分地区、蒙古“库苏古尔省”。 但由于后两部分事实上已没有了“唐努乌梁海”的痕迹,因此,通常所指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实质上是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

“乌梁海”之称出现于清代,其先世为唐代史书中的“都播”、“都波”,元代的”秃巴思”、”秃八” ,明代的 “温良改”、”斡良改”等。 清代乌梁海人分为三支:居住于唐努山者称为”唐努乌梁海人”,1921年始改称为”图瓦”;居住阿尔泰山者称为”阿尔泰山乌梁海人 ”;环阿尔泰诺尔居住的称为”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人”。

唐努乌梁海在唐代为都播地,归安北都护府管辖,已被正式纳入中华版图,后又归属回鹘汗国管辖。 北宋时属另一边疆民族政权黠嘎斯管辖,南宋时属西辽政权,称谦谦州。 元朝时属岭北行省,称益兰州。 明代属蒙古瓦剌部。 明末清初,唐努乌梁海地区属于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和托辉特首领管辖,并是其常驻之地。 1655年,清朝册封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和托辉特首领俄木布额尔德尼为扎萨克(领主),唐努乌梁海地区自然也由此纳入到了清朝的版图之中。 清朝也由此开始了对该地区实施有效统治。 根据1727年《布连斯奇条约》规定,中俄在此以西萨彦岭为界。 清政府在此地设置5旗46佐领,归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

沙皇国从17世纪开始,一直妄图吞并包括唐努乌梁海在内的整个蒙古地区,但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清帝国(看上去)的强大,一直未能得逞。

鸦片战争后,清帝国华丽臃肿的遮羞布被毫不留情地揭开。 国熊一向难以满足的**找到了发泄对象,于是……

1860年,由于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沙俄以“调停”为名,强迫清朝签订《中俄北京条约》,确认了其对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超过100万平方公里清帝国领土地吞并,在《中俄北京条约》第二款,沙俄还别有用心地提出要戡分中俄西北边界。

1864年10月7日。 沙俄强迫中国签订《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通过欺骗、恫吓、武力占领等手段,侵占中国西北新疆和外蒙古地区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根据这个条约,沙俄侵占了清帝国西北定边左副将军所属乌梁海十佐领及科布多所属阿尔泰淖尔乌梁海二旗,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图瓦共和国以西直属俄罗斯的部分地区”。 后来签订的《科布多界约》和《乌里雅苏台界约》则进一步完善了沙俄对这些地区的“法理兼并”。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长期受到沙俄威逼利诱的外蒙古王公乘机宣布“独立”,自立“大蒙古国”。 本来叛乱集团准备占领包括唐努乌梁海的整个外蒙古地区,但沙俄却将唐努乌梁海排除在“大蒙古国”之外,声称沙俄在唐努乌梁海有特殊利益。 必须对该地区进行直接控制,随后派出警察官员前去“管理”,唐努乌梁海就此沦为沙俄殖民地。

1916 年,随着沙俄在欧战中陷入困境,国地殖民统治开始遭到唐努乌梁海人的抵制,克穆齐克旗总管派人向中国中央政府求救。 1917年,民国政府决定在唐努乌梁海地区设置佐理专员,但由于国内纷乱。 **无力,和国的交涉没有结果。 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铁血帝国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