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一零四回 吊唁者激辩对东邻 创业人寂寞向虚无(3/8)
艾椿这回决定带着有病的心脏冒险远涉,一方面是要诚心给民族的义士刘抗日面祭送行,另一方面是因为老友秦根现在忽然叨念谢晴,有次竟:“谢在就好了!”他确实很孤独,一位已经八十多的老人,独居在八十多平方米的新居。他这一生中的三位女人中,同他感情上纠缠最深的是谢晴,割不断理还乱。
不管男人平生有多少女友,只有一位是他念念不能忘的。虽然分手已有不少年限,醒里梦里还有她的丝丝存在。
上回谢晴来接艾教授开的是普通商务车,这回换了中档大众轿车,这种车结实耐用,也像谢晴一样,外形中看,又不轻易散架。而谢晴本人,显著的变化是眼中多了份明显的忧郁。忧伤是人人都有的,无论多么成功和显贵的人,多么下贱的人,内心都少不了忧伤。不同的是有的人善于掩饰或及时消化忧伤,有的容易外露或不容易抹去忧伤。先前的谢晴别人以为她是乐天派,其实是种表面光景。
悼念的花圈之多,看上去像个花园,一方面有着当地人们对刘抗日大半生执着的毁家兴业的精神的敬重,他确实是将办抗日纪念馆当成非常严肃的事业看待的。另一方面是中国民间对日本今日右翼复活军国主义的严重关切,这种情绪通过深切悼念刘抗日而显露出来。外地也有些唁电,南京和重庆、河南等地的民办抗日纪念馆都发来悼。
河南汝州民间抗日纪念馆馆长发来的唁电是:兴办民间抗日纪念馆是个良心活,有民族良心的刘华民馆长和他的事业万古不朽!
汝州、登封一带抗日时期发生了许多日寇的暴行和军民抗日的英雄行动。去少林寺,不妨看下汝州的民办抗日纪念馆。看了这里的老百姓如何坚韧抵抗日寇的入侵,才能更深理解少林寺。
唁电很触动艾教授,民间办抗日纪念馆,是没有盈利的,只有付出,的确是个良心活,大实话,大胸襟。
看到对刘抗日深沉悼念的场面,艾教授颇感内疚。人家刘抗日的人生才是人生,有厚度有重量有质地,而自己呢?尤其是后半生,掉进了感情的坑内,虽感情的坑并不一定是肮脏的坑,但这毕竟是个人的坑。
上次同民族义士刘抗日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而分手后的这几年中,自己却对人家疏于音问,可是人家在临终之前还叨念着自己。这么一想,越觉自己的渺。
因为追悼会后有个追思会,会议安排有艾教授的发言,这样就必须对刘抗日的纪念馆有具体的了解,好在谢晴这几年参与纪念馆的管理,艾教授从她那里大体了解了刘抗日兴办纪念馆的不易。
现在管内的实物有近六千件,属于一级的物有近百件。接待来访者三十多万人次,其中外宾三千多人。“具体的材料我女儿那里有,这两年她在负责纪念馆。”
谢晴起女儿,似乎语气平平。女儿大学毕业,学的又是日专业,英语是她大学兼修的语种,由她来管理纪念馆应该理想人选。
追悼会在当地一个公共大厅举行,悼念会的第一项是由当地一位副区长致悼词,第二项是各有关方面致颂词,第三项是逝者家属致谢词。
让艾教授吃了一惊的是由谢晴的女儿秦谢致辞,她的表情肃穆哀伤,她致辞的内容实在值得全录下:
“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我以非常沉痛的可能是难为人理解的沉痛心情哀悼华民抗日纪念馆馆长、我的亲爱的丈夫刘华民不幸逝世。他的逝世,至少对我来是难以弥补的损失。”
下面有轻微的唏嘘,包括艾教授在内,刘老有这么年轻的妻子?
“我是千千万万的打工者的孩子,在异地上学十分艰难,幸遇刘华民先生,他的抗日纪念馆是我的精神园地,他在我的学阶段每天抽时间给我辅导英语、数学,还教我武术,一直到高中。
我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