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今生不应有恨 > 115.第一百十七回入狱者书简陈大义出牢人忏悔明人性(4/6)

115.第一百十七回入狱者书简陈大义出牢人忏悔明人性(4/6)

上一页今生不应有恨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母亲紫蛾在世的时候,女邻经常监督紫蛾有无野男人,但这位穷邻居也很可怜,丈夫已经早几年病死,自己吃每月不到三百元的低保,无儿无女,住的套房子因为丈夫在世血透,医疗费解决不了,房产证抵押给别人换钱。人家要收房子,眼看住家都是问题。栀子生出怜悯之心,将她接到自己家住。这位女邻心脏病很重,动辄喘气,如果不是栀子的照应,日子过得太难。住进栀子的家庭养老所第一天,她激动地抱着栀子痛哭不已,忏悔自己早先对紫蛾的监督和散布流言蜚语。

因为好事的晚报记者,给栀子的家庭养老所,发了一篇简短报道,引起了社会一点反响。这记者怎么注意了栀子的事呢?事出有因。原因是这里住着一位中州市学界名人艾椿教授。

和秦根。

艾教授除了学问可以,还因为闹过师生恋,留下了不臭不香的名声。秦根因为所谓有过一场“**”的老少婚姻,因为同妻子的侄女发生感情纠葛而至离婚,然后正式娶了妻子的侄女。其实这没有血缘上的不妥处,谈不上**。这事,曾经是中州市的热点话题。

晚报总编毕业于艾教授所在的大学,他同艾教授虽无直接的师生关系,但他很敬重艾教授有一手好字,以及其书法的峻峭风格。至于那师生恋,那不是丑闻,而是锦上添花的事。

总编让一位女记者去采访本地大学一些退休的老教授,了解一下他们的退休生活。关照了一下,不要漏了艾椿教授。

这位女记者心里原也有艾教授的依稀好印象,因为其父亲是艾教授的学生,她父亲家里还有艾教授写的一幅字。见艾教授鹤发童颜,谈吐风雅。问起晚年心境为何如此好,回答是住进了养老所,女记者方知,这不是艾教授的家庭,而是养老所。回去之后,顺手写了一篇关于艾教授退休后的采访手记。

这位女记者有位远房亲戚,不是别人,正是原市医院党委书记老党,因为医院扩建工程中涉嫌贪腐被查,进了大牢。虽是远方亲戚,但老人在位的时候,给过女记者家庭帮助,女记者爷爷患癌症住院时,经济困难,正是这位亲戚当医院书记,基本上免了不少医疗费。女记者一家没有忘记这种帮助。

这位从大牢出来的老党,状况不佳,妻子已经离异,只有一位养女早已出嫁,可能不是亲生女儿,并不过问养父的生活。现今亲生子女不过问父母的比比皆是,何况是非血缘的呢?因为有一套房子,还有一手中医医技,慕名找他看病的还不少,经济上不仅不困难,还比较宽裕,只是精神上的孤单在不断滋生。人的精神孤单进入老年后,是无可奈何的加速。

他时时想到养老问题。找个女人吧,他的朋友中再婚的感觉良好的,几乎没有。找个老妪,弄不好还得照顾她,找个年轻一点的,经过那次酒后不心奸污女护士,而差点酿成大祸,而在监牢中,囚犯最看不起的是强奸犯。自思,自己不实际上也是强奸犯?内心时时受折磨。不知不觉中从监牢出来以后,他对男女之事越来越淡漠,甚至了无兴趣。

老党在晚报上看到自己的那位亲戚写的关于养老所的报道,非常有兴趣,因为入住的艾教授是他比较熟悉的人,中州市名教授,他当市医院院长的时候,还坚持坐专家门诊的班,艾教授带他有病的老伴看过他的专家门诊。艾教授这样的贵人能住养老所,他为什么不可以入住。他请亲戚女记者给予沟通,于是亲戚带他去了栀子的家庭养老所,不看则已,一看惊心动魄。

栀子一时尚未发现想来入住的老者,是曾经严重伤害过她的曾经是市医院书记。人的职务往往改变其神貌,如今早已不是书记,同时多了一层劳改犯的履历,那脸上的色彩大相异趣。

而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对人的脸色是特别的敏感。他一下子认出家庭养老所的管理人是谁。

回到家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今生不应有恨章节列表下一页